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夜色小说网

第50章

1999年5月2日写毕

梦萦未名湖

北京大学正在庆祝90周年华诞。

对一个人来说,90周年是一个很长的时期,就是所谓耄耋之年。

自古以来,能够活到这个年龄的只有极少数的人。

但是,对一个大学来说,90周年也许只是幼儿园阶段。

北京大学肯定还要存在下去的,200年,300年,1000年,甚至更长的时期。

同这样长的时间相比,90周年难道不就是幼儿园阶段吗?

我们的校史,还有另外一种计算方法,那就是从汉代的太学算起。

这绝非我的发明创造,国外不乏先例。

这样一来,我们的校史就要延伸到两千来年,要居世界第一了。

就算是两千来年吧,我们的北大还要照样存在下去的,也许3000年,4000年,谁又敢说不行呢?同将来的历史比较起来,活了两千年也只能算是如日中天,我们的学校远远没有达到耄耋之年。

一个大学的历史存在于什么地方呢?在书面的记载里,在建筑的实物上,当然是的。

但是,它同样也存在于人们的记忆中。

相对而言,存在于人们的记忆中,时间是有限的,但它毕竟是存在,而且这个存在更具体、更生动、更动人心魄。

在过去90年中,从北京大学毕业的人数无法统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对母校的回忆。

在这些人中,有许多在中国近代史上是非常显赫的。

离开这一些人,中国近代史的写法恐怕就要改变。

这当然只是极少数人。

其他绝大多数的人,尽管知名度不尽相同,也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对祖国的建设事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他们个人的情况错综复杂,他们的工作岗位五花八门。

但是,我相信,有一点却是共同的:他们都没有忘记自己的母校北京大学。

母校像是一块大磁石吸引住了他们的心,让他们那记忆的丝缕永远同母校挂在一起:挂在巍峨的红楼上面,挂在未名湖的湖光塔影上面,挂在燕园的四时不同的景光上面:春天的桃杏藤萝,夏天的绿叶红荷,秋天的红叶黄花,冬天的青松瑞雪;甚至临湖轩的修篁,红湖岸边的古松,夜晚大图书馆的灯影,绿茵上飘动的琅琅书声,所有这一切无不挂上校友们回忆的丝缕,他们的梦永远萦绕在未名湖畔。

《沙恭达罗》里面有一首著名的诗:

你无论走得多么远也不会走出了我的心,

黄昏时刻的树影拖得再长也离不开树根。

北大校友们不完全是这个样子吗!

至于我自己,我七十多年的一生(我只是说到目前为止,并不想就要做结论),除了当过一年高中国文教员,在国外工作了几年以外,唯一的工作岗位就是北京大学,到现在已经四十多年了,占了我一生的一半还要多。

我于1946年深秋回到故都,学校派人到车站去接。

相邻小说
衣锦华棠  装乖  偏执沉溺  拒不为师  季羡林的人生哲理:忆往述怀  年下的恋人  我有鬼眼谁有鬼脸  重生之不一样的人生  一许秦心共余生  留德十年  他比钱更撩  学问人生  愚孝男他重生了[七零]  药不能停[星际]  另一种回忆录  周家兄弟  [快穿]炮灰任务  侯门美人骨  虚拟帝国之父  咸鱼穿书后秒变作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