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夜色小说网

第23章

另外还有一位更有勇气的人,当然也是一位学者。

他译了几篇日本人著的关于鲜卑和匈奴的论文,写上自己的名字发表了。

后来有人查出原文来去信质问,他才声明因时间仓促把作者的名字忘掉了。

这当然理由充足,因为倘若在别人和自己的名字中间非忘掉一个不行的话,当然会忘掉别人的,谁不爱自己的名字呢?

我上面只是随便举出两个例子。

像这样的有勇气的人,在我们中真是俯拾即是,比雨后的春笋还要多。

只是在我们国内耍这一套,关系还不太大,因为好多人都是彼此彼此,心照不宣,但偶尔让外国学者知道了,就不免替我们丢人。

我上面说的丁福保的字典,一位现在剑桥大学任教授的德国汉学家就同日文原文对照过,他把结果告诉了我,弄得我面红耳赤半天说不上话来。

在外国这是法律问题。

倘若一个人在自己的博士论文里偷了人家的东西而不声明,以后发现了,立刻取消博士头衔,我希望中国的法律也会来制裁这一群&ldo;英雄&rdo;!

1946年11月14日

研究、创作与翻译并举

这完全是对我自己的总结,因为这样干的人极少。

我这样做,完全是环境造成的。

研究学问是我毕生兴趣之所在,我的几乎是全部的精力也都用在了这上面。

但是,在济南高中读书时期,我受到了胡也频先生和董秋芳(冬芬)先生的影响和鼓励;到了清华大学以后,又受到了叶公超先生、沈从文先生和郑振铎先生的奖励,就写起文章来。

我写过一两首诗,现在全已逸失。

我不愿意写小说,因为我厌恶虚构的东西。

因此,我只写散文,六十多年来没有断过。

人都是爱虚荣的,我更不能例外。

我写的散文从一开始就受到了上述诸先生的垂青,后来又逐渐得到了广大读者的鼓励。

我写散文不间断的原因,说穿了,就在这里。

有时候,搞那些枯燥死板的学术研究疲倦了,换一张桌子,写点散文,换一换脑筋。

就像是磨刀一样,刀磨过之后,重又锋利起来,回头再搞学术研究,重新抖擞,如虎添翼,奇思妙想,纷至沓来,亦人生一乐也。

我自知欠一把火,虽然先后成为中国作家协会的会员、理事、顾问,却从来不敢以作家自居。

在我眼中,作家是&ldo;神圣&rdo;的名称,是我崇拜的对象,我哪里敢鱼目混珠呢?

至于搞翻译工作,那完全是出于无奈。

相邻小说
咸鱼穿书后秒变作精  学问人生  偏执沉溺  愚孝男他重生了[七零]  重生之不一样的人生  周家兄弟  一许秦心共余生  虚拟帝国之父  他比钱更撩  年下的恋人  我有鬼眼谁有鬼脸  另一种回忆录  装乖  留德十年  拒不为师  药不能停[星际]  季羡林的人生哲理:忆往述怀  衣锦华棠  侯门美人骨  [快穿]炮灰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