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夜色小说网

第8章

干知识分子这个行当是并不轻松的。

在过去七八十年中,我尝够酸甜苦辣,经历够了喜怒哀乐。

走过了阳关大道,也走过了独木小桥。

有时候,光风霁月,有时候,阴霾蔽天。

有时候,峰回路转,有时候,柳暗花明。

金榜上也曾题过名,春风也曾得过意,说不高兴是假话。

但是,一转瞬间,就交了华盖运,四处碰壁,五内如焚。

原因何在呢?古人说:&ldo;人生识字忧患始&rdo;,这实在是见道之言。

&ldo;识字&rdo;,当然就是知识分子了。

一戴上这顶帽子,&ldo;忧患&rdo;就开始向你奔来。

是不是杜甫的诗:&ldo;儒冠多误身&rdo;?&ldo;儒&rdo;,当然就是知识分子了,一戴上儒冠就倒霉。

我只举这两个小例子,就可以知道,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们早就对自己这一行腻味了。

&ldo;诗必穷而后工&rdo;,连作诗都必须先&ldo;穷&rdo;。

&ldo;穷&rdo;并不一定指的是没有钱,主要指的也是倒霉。

不倒霉就作不出好诗,没有切身经历和宏观观察,能说得出这样的话吗?司马迁《太史公自序》说:&ldo;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孔子厄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rdo;司马迁算了一笔清楚的账。

世界各国应该都有知识分子。

但是,根据我七八十年的观察与思考,我觉得,既然同为知识分子,必有其共同之处,有知识,承担延续各自国家的文化的重任,至少这两点必然是共同的。

但是不同之处却是多而突出。

别的国家先不谈,我先谈一谈中国历代的知识分子,中国有五六千年或者更长的文化史,也就有五六千年的知识分子。

我的总印象是:中国知识分子是一种很奇怪的群体,是造化小儿加心加意创造出来的一种&ldo;稀有动物&rdo;。

虽然十年浩劫中,他们被批为&ldo;一心只读圣贤书&rdo;的&ldo;修正主义&rdo;分子。

这实际上是冤枉的。

这样的人不能说没有,但是,主流却正相反。

几千年的历史可以证明,中国知识分子最关心时事,最关心政治,最爱国。

这最后一点,是由中国历史环境所造成的。

在中国历史上,没有哪一天没有虎视眈眈伺机入侵的外敌。

相邻小说
[快穿]炮灰任务  衣锦华棠  侯门美人骨  药不能停[星际]  虚拟帝国之父  留德十年  咸鱼穿书后秒变作精  拒不为师  装乖  他比钱更撩  我有鬼眼谁有鬼脸  周家兄弟  年下的恋人  季羡林的人生哲理:忆往述怀  一许秦心共余生  愚孝男他重生了[七零]  重生之不一样的人生  偏执沉溺  另一种回忆录  学问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