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夜色小说网

第56章

范文程这时在盖州养病,虽在修养中,但他时刻关心着局势变化,对于两个月以来的形势了然于胸。

北京失守的消息,大约在三月末至四月初传到沈阳。

多尔衮闻讯,迅即召开紧急会议,商讨对策。

当接到多尔衮召见时,不用多尔衮解释,范文程就已经直截了当地说出了自己的意见。

范文程认为李自成并不足惧,其理由有三点:&ldo;一,逼殒其主,天怒矣;二,刑辱缙绅、拷掠财货,士忿矣;三,掠民资、淫人妇、火人庐舍,民恨矣。

&rdo;从这三点分析我们可以感觉到,在范文程的亲自领导下,满清的情报工作非常出色,几乎如亲眼见到一样,把北京城的情况摸得一清二楚。

范文程由此推断,李自成的军队虽然强大,人数众多,但是没有任何的政治纲领与政治战略眼光。

进入北京后,得志即猖狂,已经失去了天意、人心、民愿,不过是纸老虎。

这个时候,要想统一全国,自然是一个最好的时机。

范文程又反过来以此说明满清战略‐‐&ldo;非安百姓不可&rdo;,得民心者得天下,此乃万世颠扑不灭之真理,崇祯不明此里,天下辄失,接替的李自成依然不明白这个道理,马上也要失去天下了,而此时得天下者,必是既明此理又能身体力行之人。

多尔衮召集诸臣开会,历时近四天,但对于他来说,最重要的意见自然是范先生之言。

与李自成、吴三桂、崇祯相比,多尔衮受皇太极言传身教,本身也是一个极有战略眼光的大政治家,清时历时三任首脑,均有非凡本领,此乃大幸事也,而最难得的是,他们对汉人的绝对信任,比汉政府更甚,这也是成功的必然因素。

多尔衮赞同范先生观点,在这个鼓励下,范文程再下一个奏折,以书面形式阐述自己的观点:

〖夫明之劲敌,唯我国与流寇耳。

如秦失其鹿,楚汉逐之,是我非与明朝争,实与流寇争也。

战必胜,攻必取,贼不如我;顺民心,招百姓,我不如贼。

为今之计,必任贤抚民,远过流寇,则近者悦而远者来,即流寇亦入而为臣矣……不然,是我国徒受其劳,而反为流寇驱民也。

使举其见在者而驱之,后乃与流寇争,非计之长也。

这是范文程奏折上的一段话,今人看来,其中深意,值得后世人永为借鉴,这段奏折深刻揭示了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而对于如何巩固政权,保护胜利果实,范文程亦有自己的独到见解:

〖……但有已服者,亦有未服而宜抚者,当严禁军卒,秋毫无犯,又示以昔日得内地而不守之故,及今日进取中原之意,官仍为官,民仍为民,官之贤能者用之,民之失所者养之,是抚其近而远者闻之自服矣。

如此,河北数省可传檄而定也……(范文程奏疏全文详见《清世祖实录》)〗

这个大的战略方针,比之李自成要高明十倍不止,如果说多尔衮尚有几分迷惘的话,范文程则是在理论上行动上给多尔衮提供了最正确的方向。

范文程提出的安民政策,也是皇太极多年来一直坚持的政策,&ldo;严禁军卒,秋毫无犯&rdo;说的是军风军纪,&ldo;官仍为官,民仍为民,官之贤能者用之,民之失所者养之,&rdo;,说的是于吏治与民事的方针,仍强调一个安字。

而范文程更强调了时机的重要性,他强调这是一个大决战的时机,成则兴,败则遗恨终生,这个说法极大的推动了多尔衮的信心。

范文程更明确指出,山海关在这个大决战中的重要性,而如何避开山海关,直趋北京,也是取胜之关键。

多尔衮不是崇祯,对正确的意见他完全接受。

范先生的奏折阅后,多尔衮果断决定,全国动员,征调兵马迅速集结。

这是满清最大的一次军事行动,&ldo;男丁七十以下,十岁以上,无不从军。

&rdo;几乎是全民皆兵,后人称清朝&ldo;前后兴师,未有如今日之大举&rdo;。

四月七日,多尔衮召集众将,向太祖、太宗神灵祭告出师,揭开了大决战的序幕。

八日,只有七岁的顺治皇帝福临驾临笃恭殿,并向摄政和硕睿亲王多尔衮颁赐&ldo;奉命大将军&rdo;敕印,授权多尔衮&ldo;代统大军,往定中原&rdo;之最大权限,军中之赏罚之事,均允许&ldo;俱便宜从事&rdo;。

并赐给黄伞、皇马褂等御用之物,以重事权。

九日,多罗豫郡王多铎、多罗武英郡王阿济格、恭顺王孔有德、怀顺王耿仲明、智顺王尚可喜、续顺公沈志祥及范文程、洪承畴等一大批满汉蒙古将领都臣服于多尔衮之下,齐聚一堂,奏乐行礼,祭天行拜。

礼毕,放起了礼炮,炮声隆隆中,这个漫长的誓军仪式结束,多尔衮统率&ldo;满洲、蒙古兵三之二,及汉军与恭顺等三王、续顺公兵&rdo;启行。

(《清世祖实录》)

从四月一日急召范文程入见,到四月九日全民皆兵杀赴前线,前后不足十天时间,由此可见,满清政府之高效、高能已达巅峰,而此次决战,全部的精英将领都出席了,这也说明多尔衮胆色过人,号召力惊人,胜负在此一举的决心同样强烈。

满清是幸运的,虽然死掉了一位政治强人,但中央集权的大一统格局并未被破坏,多尔衮在其兄皇太极死后,经过了与同族兄弟豪格的勾心斗角,终于得到了孝庄皇太后的支持,成功上位。

他本人第一次独纲大梁的军事行动中,就表现得刚强勇武,颇有谋略,再加上内有孝庄皇太后坐镇,外有强兵良将,形成了高度的凝聚力。

多尔衮此时名为亲王,实为皇帝,军中威势,无人能敌,尽占了天时地利人和。

相邻小说
冷暖自知  洪秀全传  毛绒绒能有什么坏心思呢  督公夫人她演技过人  红楼之贾赦修仙记  重生星际也悠哉  神造  舞媚妩魅  [系统]带着商城闯星际  爱谁谁  九龙桂  斜阳  陛下!给本宫笑一个!  万人嫌觉醒后  花式劝男神剃光头  攻城掠爱:陆少的蜜恋鲜妻  缓期  无限选修课  僵尸道长·请灵  绝世龙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