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夜色小说网

第66章

---------------

八诗(5)

---------------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同样的悲悯,又可见之于谢枋得的《蚕妇吟》:

子规啼彻四更时,起视蚕稠怕叶稀。

不信楼头杨柳月,玉人歌舞未曾归。

注意中国诗的特殊的结束法,它在诗句上不将社会思想引归题旨,而用写景的方法留无穷之韵味。

就以这首诗,在当时看来,已觉其含有过分的改革气味了。

通常的调子乃为一种悲郁而容忍的调子,似许多杜甫的诗,描写战争的残酷后果,便是这种调子,可举一首《石壕吏》以示一斑: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内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这就是中国诗中容忍的艺术和忧郁感觉的特性。

她所描绘出的一幅图画,发表一种伤感,而留给其余的一切于读者,让读者自己去体会。

---------------

九戏剧(1)

---------------

戏剧文学之在中国,介乎正统文学与比较接近于西洋意识的所谓意象的文学二者之间,占着一个低微的地位。

后者所谓接近西洋意识的意象文学包括戏剧与小说,这二者都是用白话或方言来写的,因为受正统派文学标准的束缚最轻微,故能获得自由活泼的优越性,而不断生长发育。

因为中国戏剧作品恰巧大部分是诗,因能被认为文学,而其地位较高于小说,几可与唐代的短歌相提并论。

以学者身份而写戏曲,似比之写小说觉得冠冕一些,不致怯生生怕人知道。

总之,戏曲的作者不致掩匿其原来的姓名,亦不致成为批评家的众矢之的,若写小说者然。

下面吾们讲述此意象文学的主要部分何以能不断生长发育其美的技巧,而渐臻于重要地位,以至恃其本身的真价值,强有力地获取现代之承认,并施展其影响力于一般人民,正统文学盖从未能收此同样伟大的成效。

中国戏剧之间杂的特性,乃为其特殊作法与伟大的普遍影响力之根源。

相邻小说
反派邪魅一笑  先拿自己开涮  湘西赶尸鬼事之迎喜神  在那遥远的小黑屋  小老板  司寝美人  老师我叫金菲菲  寻找前世之旅之樱翳逝  长姐不为母[快穿]  李碧华短篇小说  反派会洗脑[快穿]  我可不想破坏你们师徒恋  烛中火与虫  穿成山神后,我捡到了一条龙  我养的崽登基了  六零小仙妻  神医毒妃权倾天下  莫非主播暗恋我  烛光·秋夜·紫罗兰  沉舟之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