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夜色小说网

第7章

---------------

四文化之巩固作用(2)

---------------

这一篇文字,可以说是中国文学的典型情绪。

此种郑板桥之田园思想基于其同情于贫苦农夫的诗意,此诗意天然趋合于道教精神。

至于曾国藩之田园思想则基于保存家族的理想,故密切接近于孔教之家族制度。

田园生活的思想,实即为社会制度之一部分,这社会制度使家族成为政治教育制度的一个单位,并为政治教育制度的一个分部,而政治教育制度又使乡村成一单位。

曾国藩身居显要,手握兵权,而其致子侄辈的家书,辄复殷殷以奢侈生活为戒,勉以耕种菜圃,施肥养猪之务,此等勉励朴素勤劳之劝告,盖含有希望保守家族繁荣之目的,其意固甚明显也。

假令朴素能令家族之繁荣持久,则同样亦可使国家之繁荣持久。

曾国藩的理想,很容易明了,他以为:大抵仕宦之家,子弟习于奢侈,繁荣只能延及一二世;经商贸易之家,勤勉俭约,则能延及三四世;而务农读书之家,淳厚谨饬,则能延及五六世;若能修德行,入以孝悌,出以忠信,则延泽可及七八世。

故曾国藩以养鱼,养猪,种蔬,种竹,为内政四要,其致诸弟家书中云:“……家中种蔬一事,千万不可怠忽。

屋门首塘中养鱼,亦有一种生机,养猪亦内政之要者,下首台上新竹,过伏天后有枯者否!此四者可以觇人家兴衰气象,亦所以恪守祖训,示范儿孙,宜时时留意……”

其着重淳朴盖如此。

自颜之推(531—591)家训以降,如范仲淹(989—1052)、朱熹(1130—1200),以迄陈宏谋(1696—1771)、曾国藩(1811—1872)各家家训,此勤勉淳朴而崇尚简单生活之家族理想,总是一致地坚持着,而且被认为民族最有价值的传统道德律。

家族制度多少交织于田园风味的生活理想中,二者具有不可分离的性质。

siplicity一字是希腊文中一个大书特书的字;“淳朴”

二字,在中国文中亦为一个大书特书的连语。

好像因为人类既知道了文明的利益,同时又感觉到它的危险性。

人类知道了生活的幸福与快乐,同时却警戒着它的朝生暮死的性质;危惧于为造物所嫉妒,故宁愿生活较为纯朴而享较长久的天年。

因为享受了人生过分的幸福,中国人想来,会减损此生之福分。

所以“人当趋福避祸,两加审慎!”

明季某学者曾说:“人当取较清淡之幸福”

,一般中国人胸中,皆具此同情的心理。

盖人生幸福富有不确定性,而返朴归真为惟一防护之方法。

这是无可非议的,中国人由直觉而知之。

他们欲求家族之长存,而却收其效于民族。

---------------

五民族的童年

相邻小说
沉舟之爱  长姐不为母[快穿]  神医毒妃权倾天下  反派邪魅一笑  司寝美人  我养的崽登基了  莫非主播暗恋我  在那遥远的小黑屋  六零小仙妻  我可不想破坏你们师徒恋  寻找前世之旅之樱翳逝  烛中火与虫  李碧华短篇小说  老师我叫金菲菲  先拿自己开涮  烛光·秋夜·紫罗兰  湘西赶尸鬼事之迎喜神  小老板  反派会洗脑[快穿]  穿成山神后,我捡到了一条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