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夜色小说网

第21章

而在同一时代,日本陆军已经全面推行义务兵制,普及军事院校教育,建立了完善的参谋部制度,全面实现了训练、制度、装备、战术的近代化。

除去守卫本土各要港的要塞炮兵等部队外,日本陆军的机动兵力编为7个野战师团,兵力123047人,甲午战争中几乎全部投入中国战场作战。

[10]日军战时兵团称为&ldo;军&rdo;,通常由两个野战师团为主组成,总兵力三万人以上,由此可见,日军每个作战兵团的兵力都要超过清政府全国精锐机动陆军兵力的总和。

陆军:纸上的百万雄师(3)

在近代化陆军兵力上不敌日本的同时,军队的作战能力相比起日军,差距更大。

包括精锐的北洋淮军在内,清军的勇营部队沿用的是明代戚家军的制度,最大的建制单位仅为营(步兵一营人数400‐800人,骑兵和炮兵一营人数100‐300人),又没有近代化的司令部指挥系统,战时大兵团指挥极易出现混乱和失控。

至于近代化的后勤供应、医疗卫生,更是闻所未闻的天方夜谭。

人员方面,军官阶层大都没有任何近代陆军指挥、作战知识的教育背景,仅仅是因为自己或长辈在太平天国、捻军战争中立有战功,而逐级晋升,所掌握的战争知识主要依靠以往内战中的自学摸索,长辈、同僚的言传身教。

士兵阶层则更没有任何系统的近代军事知识培训,至多学习一些诸如队列和西式兵器的操法。

太平天国和捻军战争结束后,这些军队中的统将和兵士还算有一些实战的经验,随着时间的推移,老成凋谢,这一点点经验也早已荡然无存。

早在甲午战争爆发20年前,1874年李鸿章在一封写给大哥李瀚章的信中,就曾透露出了对这种现象的忧心忡忡,&ldo;昨过盛军,问将领皆四十以外人,不觉老将至矣!

再遇艰巨,未知尚堪磨淬否?大抵欲官者多官气重,则朴风渐离,如何?!

如何?!

&rdo;[11]盛军是整个淮军中的佼佼者,情况已经如此,其他可以想见。

如果说北洋海军虽然硬件战力不如日本,多少还有训练出色的优势外,陆军则连这个优势也不具备,兵力、战力都不及日本,白白背负了百万雄师的虚名,充其量不过是一支兵力弱小、装备了西式武器,但是仍停留在中古状态的军队。

轻于一掷(1)

清末二次鸦片战争后,为处理各开放口岸和外国交涉的事务,除了在中央设立统一的外交部门‐‐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外,清政府还分设南北洋通商事务大臣(北洋大臣原名三口通商大臣),处理具体的交涉事务。

1875年台湾事件后,清政府又分别赋予北洋、南洋大臣以督办南北洋海防的责任,负责海陆防务。

甲午朝鲜事起,相关外交交涉属于北洋大臣李鸿章的职责。

朝中有关备倭的主战声音出现后,李鸿章管辖下的北洋沿海驻军责无旁贷地成为战守之军,后人曾称当时的局面是以北洋一隅敌日本一国,并不为过。

因为明白北洋海陆军的内情,李鸿章从日本介入朝鲜、意图生事开始,就始终不想以武力解决问题,寄希望于外交交涉。

然而外交必须要以一定的国力为基础,更何况当时日本已经下定了要和中国开战的决心,因而李鸿章的外交交涉始终不得要领。

看到日军不断增兵朝鲜,剑拔弩张,而担负军事、外交职责的李鸿章仍然忙于争取列强调停。

以批评时政、参劾官员为职责,且满脑子天朝上国、统驭万邦思想的清流言官,自然感到无法容忍。

局势渐渐紧张之际,清流言官针对李鸿章的弹劾也变得越来越多。

十分微妙的是,李鸿章痛陈北洋军力不足的苦衷后,催促李鸿章备战的奏折仿佛不约而同般,在言辞与内容上都做了格外的精心设计。

北洋海军之所以发展停滞,是因为清政府以节省支出为名,缩减海军投入而造成的,而直接倡议者就是清流领袖、户部尚书翁同 。

所以,言官们对海军的参劾,都避开海军军力本身不谈,只是毫无来由地批评李鸿章用人不当,导致海军士气低落。

陆军方面的情形更加可笑。

作为清政府主力陆军的北洋沿岸驻军,清政府并不负担供养,而是李鸿章左支右挪负责养兵,由于地方财政无力维持过多的军队,不得已而一再裁撤。

清政府在言官们预防地方督抚拥兵自重的议论中,对此也乐得默认,此刻一旦大敌临头,国家供养的常备军完全置身事外,而要责成地方供应的勇营部队冲先锋,申饬起来并不是很理直气壮。

所以当言官们看到李鸿章有关陆军兵力不足的报告,并没有人敢于指责平日国家不修武备,同样只是空洞地批评李鸿章用人不当,指责其不敢使用陆军是畏敌如虎。

从小受师傅翁同 思想熏陶的光绪皇帝,深以清流言官的意见为是,认为李鸿章胆小怯懦,在对日问题上态度日趋强硬。

7月16日,朝鲜局势日益恶化,言官们连日来力言主战,抨击李鸿章畏缩的攻势在此背景下获得成功,当天清廷发上谕,严辞申饬李鸿章,&ldo;现在日韩情势已将决裂,如势不可挽,朝廷但有主战,李鸿章身膺重寄,熟谙兵事,断不可意存畏葸,著懔遵前旨,将布置进兵一切事宜,迅筹复奏。

若顾虑不前,徒事拖宕,循致贻误事机,定惟该大臣是问!

&rdo;[12]清廷已不容许就军力问题再作辩白,而直接催逼着李鸿章快快把北洋的军队全部送上前线,准备作战。

相邻小说
百器徒然袋—风  鬼告状  [恋与·许墨]古风向  我在异界写文再现华夏文明  [红楼]大丫鬟奋斗日常  阴摩罗鬼之瑕  穿到男频后,我把男主后宫解散了  绯闻总统①国民男神,结婚吧!  剩女不淑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电  男颜之瘾  醉玉翻香  我渣了的竹马黑化了  嫡后无双:拐个夫君是魔王  左鬼眼  种神战争  清风引  三晋枭雄:阎锡山  落幕玫瑰  怀上Alpha女君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