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夜色小说网

第150章

1923年的7月,鲁迅和周作人突然闹翻了,开始自己弄饭吃。

次年初他搬出八道湾,住进西四条砖塔胡同。

六月十一日,鲁迅回八道湾取他的东西,&ldo;比进西厢,启孟及其妻突出詈殴打。

&rdo;启孟即周作人,其日本妻子名叫羽太重久。

兄弟失和,从此不见面,与这日本女人有关。

细节无考。

周氏兄弟共同的朋友川岛是目击证人,写过文章《弟与兄》。

鲁迅回忆往事的散文集《朝花夕拾》,其中一篇叫《风筝》,表明他对弟弟是牵挂着的。

川岛也披露了兄弟失和之后的一些事。

周氏两兄弟道不同。

论述已多,此不赘言。

鲁迅从北大转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并迁西三条长住,戏称工作间为&ldo;老虎尾巴&rdo;。

几年间他陆续接待了大量的来访者,多为青年。

&ldo;五四&rdo;运动使中国青年走到历史的前台,鲁迅是他们持久的偶像之一。

《呐喊》使无数青年想要呐喊。

鲁迅待客的房间小,他吸烟又多,常把玻璃窗打开,透透气。

窗外有个小院子,院中有杨树,冬日盛开着几树梅花。

谈话不拘题目,往往一谈大半天。

来访的青年们还留下吃饭。

言语激烈碰撞时,鲁迅静静地抽烟,望望玻璃窗外的杨树或梅花。

这情形与绍兴会馆的那几年形成鲜明对照。

鲁迅四十出头了。

他和小他二十来岁的年轻人很融洽。

争论,探讨,夹杂轻松的闲聊与开怀大笑。

思想自由地绽放着。

这是中国式的思想讨论班。

思想的火花喷溅到社会。

此间鲁迅忙于支持青年们的未名社,办《语丝》和《莽原》杂志,而他的写作瞄准了散文诗。

跳跃而短促的句子,沉郁而滚烫的意象,仿佛思想自动寻找着火山口。

《野草》令人联想波德莱尔的《恶之花》……

萧军等人回忆:《野草》震动了他们的心。

鲁迅在女师大讲厨川百村的《苦闷的象征》。

这本论艺术的专着是鲁迅翻译的,它有两个思想来源:柏格森的创化论、精神绵延说;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

艺术是苦闷的产物。

苦闷源于对现存秩序的不认同,在&ldo;不&rdo;的领域矜持着,固守着。

苦闷是能量的蓄积。

鲁迅十几岁就开始苦闷,他追忆说:&ldo;父亲的穷下来,也是一件好事,使我想了很多事情。

&rdo;他在南京苦闷,在东京、仙台苦闷,回国后依然苦闷。

他把身体放到一边,让精神迎着苦闷顽强地生长。

相邻小说
变成人后我和影帝HE了  宫主夫人?谁稀罕  末世之人鱼传说  一笔多情  血钞票  有生之年  重生之喜相逢  寂静深处有人家  诛仙长生传  幸存者  符画天下  田园之医妻有毒  温暖的人皮  生而为O,为O当A  三朝北盟会编  [红楼]今天也在贾府不当人  我只想在狗血文里吃口瓜[穿书]  末日光芒  新宠  铁血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