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夜色小说网

第51章

渊明回答:贤士?我的志趣够不上呀。

把你的东西拿走吧,我还饿不死。

次年十一月,寒冷的冬天,渊明死于贫病交困。

村里的人死了……我们来吟诵他写给自己的挽诗,三首选其一:

荒草何茫茫,白扬亦萧萧。

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

四面无人居,高坟正焦尧(两个字均有山旁)。

马为仰天呜,风为自萧条。

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复朝。

千年不复朝,贤达无奈何。

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

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焦尧(均含山旁):高耸貌。

不复朝:不再看见太阳升起了。

亲戚有悲伤的,他人有唱歌的,同是自然流露。

这情景,再人性不过了,豪门大族的丧事有这等场面吗?杂心人能如此纯粹吗?死去的人不能再说话了,他的躯体托付永远沉默的山丘,入土为安。

山岳在,人也在……

二十年前,我十九岁的妹妹因病去世,我把最后一句刻在了她的墓碑上。

渊明这首诗,鲁迅先生很偏爱的。

先生写过《坟》,还在坟前照过相,发表给人看。

研究先生的钱理群教授,写过《压在心上的坟》。

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对死去的叔叔喋喋不休。

罗曼罗兰对死亡发出巨大的叹息。

而海氏《存在与时间》的死亡研究,更是举世公认的杰出篇章……古今贤达,高度关注死亡,为什么呢?可能因为生命越是高扬,越能感受它的下坠吧?生命越是流光溢彩,越能感受它的油尽灯灭吧?

这话题,还是打住吧。

渊明去世的这一年,王弘做了车骑大将军,颜延之做了中书侍郎,他们在朝廷做高官,不会忘记渊明的妻子和孩子。

悼念渊明的&ldo;诔&rdo;文,是颜延之写的。

渊明遗嘱:葬礼一切从简。

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渊明的作品,在当时以及后来很长一段时间,并未受青睐。

钟嵘的《诗品》,将诗歌列为上中下三品,渊明居中品。

《文心雕龙》根本不提他。

中国文学自汉赋起,堆砌词藻、拿语言作排场的风气流行数百年,渊明贴近日常生活的田家语,用当时的标准看是很成问题的。

包括后来的很多人质疑:怎么能用如此平淡的语言写诗呢?有个叫陈后山的文人,提的意见具有代表性:&ldo;陶渊明之诗,切于事情,但不文耳。

&rdo;文就是修饰,讲华丽雕琢,搞语言排场。

可见渊明当时,确实是孤掌难鸣,也是孤军深入,更是异军突起。

他才是不折不扣的文坛外的大师。

相邻小说
田园之医妻有毒  铁血三国  三朝北盟会编  血钞票  生而为O,为O当A  符画天下  有生之年  寂静深处有人家  变成人后我和影帝HE了  我只想在狗血文里吃口瓜[穿书]  末日光芒  末世之人鱼传说  诛仙长生传  重生之喜相逢  宫主夫人?谁稀罕  温暖的人皮  [红楼]今天也在贾府不当人  新宠  幸存者  一笔多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