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夜色小说网

第31章

话虽如此,但奥斯曼帝国当下面临的一大国内挑战,是如何动员其疲于战斗的子民去迎接这场帝国600年以来最危险的一次战争。

由于利比亚和巴尔干战争的失败,为避免参军,适龄男子都纷纷逃离帝国。

1913年,南北美洲接收的奥斯曼移民数量比前几年增长了70。

据美国的领事馆人员称,前来的移民大多数都是为逃脱国内兵役的年轻男子。

1914年上半年,随着即将开战的流言四起,奥斯曼帝国年轻的穆斯林、基督徒以及犹太人更是加快移民步伐,直到政府下达全国动员参军的命令,并禁止适龄男子离开帝国,移民势头才得到了遏制。

[2]

8月1日,战争大臣恩维尔帕夏的动员电报贴满了帝国的各个角落。

各级城镇官员将该通知张贴在公共广场与清真寺门前。

负责张贴海报的人员大声疾呼:&ldo;参军啰!

参军啰!

符合条件的都去当兵啰!

&rdo;所有年龄在21至45岁之间的穆斯林与非穆斯林,都必须在5日内向最近的征兵办公室报到。

地方官员应&ldo;敲锣打鼓,喜气洋洋&rdo;,鼓起民众参军的热情,不得&ldo;垂头丧气或无视动员命令&rdo;。

[3]

然而,当政府首次宣布参军动员时,纵然乐队锣鼓喧天,官员强颜欢笑,都不能打消笼罩在阿拉伯村民心头对此次战争的不祥之感。

黎巴嫩南部一个名叫纳巴泰的村庄里,一位什叶派穆斯林文职人员在1914年8月3日的日记中,记录下了当时公众的沮丧气氛:大伙都被(全国动员的)消息弄得心神不宁,焦躁不已。

他们一批批聚集在公共场所,彼此都感到困惑不解,仿佛末日审判就要来临。

有的想逃‐但往哪里逃呢?有的想躲,但也无处可去。

然后我们又听说德国与奥地利结成了一派,而战争的另一方是协约国。

这更令我们害怕了,似乎警示着未来即将有一场腥风血雨袭来,无论是我们辛勤耕耘的良田抑或是干涸龟裂的荒地,都将被它吞噬殆尽。

[4]

类似的反应在帝国其他地方也有记载。

8月3日,阿勒颇的商店因参军动员全部歇业。

一位居民如此描述当时的状态:&ldo;整座城市都弥漫着不安的气氛。

&rdo;黑海港口城市特拉布宗的美国领事这样记载道:&ldo;全国动员的命令宛若晴天霹雳。

&rdo;虽然逃避兵役会被处以死刑,但仍有许多年轻人宁可冒死躲藏也不愿参军,因为他们认为加入奥斯曼军是必死无疑。

[5]

在帝国首都伊斯坦布尔,有一位公告传报员在每个街区大声宣布参军动员的指令。

大家都叫他&ldo;看守老爹&rdo;(bek&edil;ibaba)。

白天,看守老爹给左邻右舍送水,晚上他负责巡视街区。

起火时他先拉响火警,战争来临时也是他最先为大家宣布动员决定。

艾尔凡&iddot;奥尔加记得当时他父亲响应看守老爹的场景。

参军动员从1914年夏天便已开始,奥斯曼帝国正式参战后,动员进程便加快了,甚至一些超龄男子也被征入军队。

相邻小说
结婚前,她换了新郎  我靠做饭火遍星际  豪门不约了只当法医  沐斩:末世变革  洗尘寰  [红楼]年代文里红楼人儿  神兽农家乐  蜜里调婚  硬壳  今天的我又是人质  齐后纪事  海鲜盛宴  民国风流贵公子[穿书]  独身男女  小爷  金海棠  恶毒继妹的男神要撩我怎么破  唯婚是图  藏不住喜欢你  嗨,谈个恋爱吧[综漫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