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夜色小说网

第20章

我们来到一个公认为美的地方,只有很少的机会,我们才不觉得那里美。

一部分的原因,是人类的审美经验,拥有共同的基础;一部分原因,是在形成审美传统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一些前人,绝大多数确实是优异之士,拥有很好的判断力;然而还有一部分原因,审美是混合的行动,我们在各种影响之下,有时失去了独立判断。

多数情况下是,我们也觉得这里“不错”

,而实无特别的感觉。

这时我们愿意相信自己吗?或许我们想求助于自己的“内心”

,便会发现,早已不存在什么清澈、可以依赖的内心。

读点历史上的东西,有一个好处,是发现某些自己以为天赋于我的东西,其实是他人的布置。

我有时还惊喜地发现,自己正在接受的影响,甚至是来自某些庸人,和自己一样的傻瓜。

有人说,少读点旧货,做个新人吧。

非也,就是文盲,也无所不在历史或传统的背景之中行动,区别只在于自己知晓与否。

有一种趣味乃至风气,大约是在两晋前后铸成的。

且抄半首谢灵运的《从斤竹涧越岭溪行》:

逶迤傍隈隩,迢递陟陉岘。

过涧既厉急,登栈亦陵缅。

川渚屡径复,乘流玩回转。

苹萍泛沉深,菰蒲冒清浅。

企石挹飞泉,攀林摘叶卷。

再抄几句慧远《庐山记》:

“风云之所摅,江湖之所带,高崖反宇,峭壁万寻,幽岫穷岩,人兽两绝。

天将雨则有白气先抟,而璎珞于岭下,及至触石吐云,则倏忽而集。

或大风振崖,逸响动谷,群籁竞奏,奇声骇人,此其变化不可测者矣。”

我们觉得面熟吗?不是我们读过这些文章,是我们接受了它们所代表的审美趣味的影响。

这些文字我们或不面熟,里面的态度、对事物的观察方式、自我欣赏的途径,怎么可能不面熟呢?

我自然不是反对这样一种审美传统,只是想提醒自己,时过境迁之后,原来的喻体,有可能因为后人的懒惰,僭居本位。

我们不能体会当时人的苦恼与向往,我们的哲学观与他们甚少相同,所谓深山之中,蒿庐之下,在人生与想象中的位置,此时与彼时,完全两样,那么,我们接受的是什么呢?一部《世说新语》,此刻我们不是当好玩的故事看吗?有个烂熟的比喻,叫带着锁链的舞蹈,我们继承的是锁链,还是舞蹈呢?

我念中学的时候,课本里有不少状写自然物的“散文”

,有古代作家的,也有现代的。

有的时候,我真希望没看过那些文章,或迟些再读。

这些教材,以及前后接触的许多文字,让我没办法相信自己。

有一回在南方,来到高处,那边儿的山与北方不同,有些溜直溜直的,高处有云雾,低处有农人。

相邻小说
独宠旧爱:陆少的秘密恋  [综漫] 真酒的我要怎么刷满正派好感度?  纨绔重生记事  倾尽所有来爱你  猗兰  稳住我们能恋爱[娱乐圈]  谁说我们要离婚  开局一朵蘑菇如何进化成神  豪门新贵[重生]  我发现我穿错了书  [综漫]杀死一只侦探的虚  我就想蹭你的气运  恰逢心悦卿  师尊,这是你逃离不开的世界  我怎么穿着白月光的衣服  惊悚boss都爱我[快穿]  异世游  主神老攻他又宠又怂[快穿]  说好的白衣天使呢?  不必读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