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夜色小说网

第4章

我想起我的少年时代,历史书会说,那时的中国不停地在折腾,但对少年来说,以及在成年人生活的某些方面,世界便将如此了,肉食将永远稀少,但母鸡还在下蛋,混乱成为常态之后,又有了安定的风味,人们仍要发疯,却是定期地发疯。

那个世界比之茨威格的,自然是不幸许多,但两种世界确有共同点,颇堪琢磨。

我在那个村庄前面一点的空地上懒洋洋地消磨了两个小时,这对我来说是少见的,因为我的旅行,特别是那次旅行的特点,是“停不住”

再美丽的河畔,再安静的山谷,也不能让我真正地安宁下来;每次奔向某个向往已久的地方,赶到后,都是打量一眼又不耐烦地迅速离开。

把希望放在下一个拐弯的后面,而对窗外的事物漠不关心,每天漫无目标地行驶,直到精疲力竭,才悻悻停下。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呢?

我便想,我们——我也不清楚这里的“我们”

指的是谁,反正是“我们”

吧,对进步所应持有的温和与持久的信心,是否在变质,是否掩盖着这个时代本质性的焦躁,是否本来应该深藏不露的储备金,却被我们急不可待地挥霍。

我们或者说很多人,似乎不是生活在现在里,倒像是拼命地将自己探入不属于自己的未来,而那本来是没有可能的,可能的只是错觉和幻想。

我并不怎么赞赏那个小村庄旧有的生活方式,对于现代社会将那里的人们强行拖入共同轨道,也不怎么歉疚。

我仍然认为社会停滞在困苦与不公平的状态中,是件悲惨的事,比如,假如中国此刻停滞下来,那我一定要大呼倒霉,但是,在公路上疾驰时,或在家中漫无要领地翻看新闻网页时,我确实感到一种荒唐。

比如说,我常用来批评牧歌精神的一个武器,是指责那种生活状态下的人们没有人类感,没有共同感。

而我认为自己是拥有它的,证明之一是知道“罗弗敦墙”

是在挪威的什么地方,非洲有人在生病,以及……对了,我经常上网看看新闻什么的。

今天抄书有瘾,再抄一段索尔·贝娄。

我以前引用过他的一篇演讲,今天再从里面抄一点。

贝娄神经过敏地谈到电视的影响:“它是我们时代特有聒噪的主要来源——这是一种经过装饰的聒噪,它要求我们的专注,其目的不是把它聚拢起来,而是把它分散开来……它使分散的孤独进入一种交流状态。

电视让离群索居的美国人认为,他参与了整个国家的生活。

它并没有真正把他置于一个社团里面,而他的心却由于这种暗示而暖洋洋的,也就是,附近什么地方有一个社团,因而,他那源自你的意识也就给引向那个整体。”

(李自修译文)

贝娄的演讲是在1990年。

他说的电视,对我们来说就是互联网。

“……后来,电视剧结束了,我们来到了斑马和长颈鹿的草原上。

相邻小说
谁说我们要离婚  我发现我穿错了书  我就想蹭你的气运  主神老攻他又宠又怂[快穿]  师尊,这是你逃离不开的世界  豪门新贵[重生]  说好的白衣天使呢?  [综漫]杀死一只侦探的虚  猗兰  惊悚boss都爱我[快穿]  恰逢心悦卿  开局一朵蘑菇如何进化成神  稳住我们能恋爱[娱乐圈]  [综漫] 真酒的我要怎么刷满正派好感度?  纨绔重生记事  我怎么穿着白月光的衣服  独宠旧爱:陆少的秘密恋  异世游  倾尽所有来爱你  不必读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