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夜色小说网

第80章

您看这清明上坟上得多热闹啊,女人踢足球打秋千,男人打马球斗鸡,有没有男女都能参加的游戏呢?有啊,这一天&ldo;拔河&rdo;也是必玩娱乐,连皇室朝廷都出面组织王公大臣们来拔河,分两队拉扯绳子,哪边力气大拉过界哪边赢。

因为古人认为拔河有祈祷丰年、庆祝丰收的作用,而清明节正是春耕播种的时候,所以这活动正应景。

哪怕是最爱清净、不喜欢凑热闹的人,经过一冬闷在家里,春天出到郊外,也会到处闲逛踏青,欣赏这花红柳绿的大好春光。

看,那边一树桃花下,那崔郎君正在&ldo;人面桃花相映红&rdo;地泡美女呢;这里又有个号称来上坟的,却扯着牧童问&ldo;哪里有酒卖&rdo;,牧童把他打发到杏花村去了;那边树下还有下棋的、演剧的、耍百戏的&iddot;&iddot;&iddot;&iddot;&iddot;&iddot;

也正是由于唐朝百姓在上坟的时候玩出了这么多花样,只顾享乐,把本来应该悲哀肃穆的清明节弄得没点儿正形正样了,朝廷起初还觉得伤风败俗,曾经郑重其事地下诏要求禁断&ldo;寒食上墓作乐&rdo;,但是后来发现根本管不住,只好听之任之。

不过仔细想想,那些已经埋在土里的祖先,如果下世时隔不远,也是唐朝鬼,那么看到后世子孙如此欢乐地享受着生活,大概也不会介意,而会一起吃着供品唱起歌来吧。

本篇主要参考资料≈深度了解推荐:

程蔷,董乃斌唐帝国的精神文明‐‐民俗与文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张宏梅唐代的节日与风俗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10

张勃唐代节日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

注53:韩翃《寒食》。

注54:杜淹《咏寒食斗鸡应秦王教》。

公款不吃白不吃,家家扶得醉人归【社日】

亲爱的唐穿团客人,前面我们说了不少穿越到唐朝的好处,但是单就&ldo;过节&rdo;而言,穿越到明清以前的中古社会也有些风险。

除夕、清明、端午这些节日还好,一直延续到了现在,您也比较有思想准备,但是在其他时候,很可能突然一下子冷不丁冒出来个全民狂欢性的节日,别人都在欢天喜地做准备,您却一无所知茫然无措,这样穿越者身份暴露的可能性很大。

比如说吧,在每年的二月和八月春秋季,您正在家里闲坐打盹儿,当当当,大门被敲响啦,有人给您送了一份&ldo;转帖&rdo;。

您不知道&ldo;转帖&rdo;是什么?就是唐朝的通知单啦,不过因为当时纸墨都比较贵,印刷术又还没普及,唐朝人不可能像现代人一样大量印刷、到处发送转贴。

一份通知一般只写一份,在纸尾写全需要通知的所有人名单,送到附近一家。

这家人看完了,在纸帖上自己名字旁边做个标记,表示收到通知,然后由他负责送往名单上的另一家……这样按顺序传递,把名单上所有人都通知到,最后这张纸帖还要转回到撰写人手里。

您接过&ldo;转帖&rdo;,低头看上面写的是啥。

&ldo;座社局席转帖抄社司转帖右缘年支座社局席幸请诸公等帖至并限今月十日于节如兰若门前取齐如若于时不到者罚酒一角全不到者罚半瓮其帖速递相分付不得停滞如滞帖者准条科罚帖周却付本司用罚&rdo;[注55]后面是一堆人名。

您看不懂这是在说啥?这是在通知您过&ldo;社日&rdo;的时间和地点呢。

要求这个月十号在附近的佛寺门前会合。

如果您迟到了,要罚酒一角;如果您干脆一直没去,要罚酒半瓮。

这张转帖您看完了赶紧传下一家,不准留在手里太久,如果不及时转帖,按&ldo;社司&rdo;的规定处罚。

帖子转完了交回&ldo;社司&rdo;,作为处罚依据。

文字这算看懂了,但您知道&ldo;社司&rdo;和&ldo;社日&rdo;又是什么吗?

&ldo;社日&rdo;在中古唐宋以前,一直都是民间最盛大的狂欢节……是是是,我知道,&ldo;上元节&rdo;是夜间狂欢灯节,&ldo;上巳节&rdo;是水边狂欢节,&ldo;清明节&rdo;是野外踏青狂欢节,这又出来个狂欢节,唐朝的狂欢节还真多哈。

&ldo;社日&rdo;可以叫作&ldo;乡村狂欢节&rdo;,它和农民、土地、耕作、丰收有着极为深厚密切的关系,每年到了这两天(一般是春季的&ldo;春社&rdo;和秋季的&ldo;秋社&rdo;),虽然城市里也过节,但有条件的市民文人都愿意往乡村跑,去感受那种如痴如狂的兴奋喜悦气氛。

历代皇帝大臣都动不动把&ldo;江山社稷&rdo;挂在嘴边,&ldo;江山&rdo;您当然知道是啥,&ldo;社稷&rdo;呢?这其实是两种东西,其中&ldo;社&rdo;指的是土地神,对对,后来演变成了&ldo;土地爷、土地奶奶&rdo;的那一对,而&ldo;稷&rdo;是指农作物之神,这两位合称起来,就是&ldo;民以食为天、18亿亩耕地红线绝不能动摇、中央一号文件&rdo;所代表的重要含义了。

唐代是一个典型的农业社会,全国大多数人口都是农民,维系社会运转的最主要产业也是农业。

虽然说是&ldo;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rdo;吧,但是自然村之内的各家各户也需要相互协作,比如灌溉系统怎么建造、维护、使用,牛马等数量有限的耕作大牲畜怎样使用才能发挥最高效率,农忙时集中人力干活,农闲时轮流休息,乃至哪一家婚丧嫁娶、盖房上梁、失火防盗,这都是需要协调互助的。

所以各村镇都有乡民们自发成立的负责协调安排这些事的组织,这些组织的管理机构就是&ldo;社司&rdo;。

相邻小说
爱你很麻烦  乱世离歌:克夫新娘(完)  小两口儿(种田)  [快穿]论男友的拼凑手法  床伴之夜  我从来没有谈过恋爱  福气包的七零小日子  九十日春光  暗枪  历史的转弯处:晚清帝国回忆录  丝丝如蜜  慢慢呻吟  豪门崛起:重生校园商女  禁止触碰GL  我真不是鉴宝师  愿好春光  乘剩追击  长安春盈盈  重生暖婚:神医的懒散妻  被迫咸鱼后我暴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