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夜色小说网

第25章

那么去上面说过的&ldo;太医署&rdo;请医生呢?&ldo;太医署&rdo;隶属于&ldo;太常寺&rdo;,其职责本身确实也包括了为大臣贵族们治病,五品以上的退休官员还能享受&ldo;公费医疗&rdo;的待遇[注30]。

但是,这个机构里的专业医生再加上医政人员、老师、学生一共也只有300多人,而长安城居民少的时候十几万,多的时候上百万,平均下来两千人摊不到一个医生服务。

而且您明白的,这种官办大锅饭式的机构,从古至今都是没本事混日子的人最集中的地方,恐怕庸医的数量远远超过名医。

就算您是官僚贵族士人,有本事请来太医署的医工们看病,请过几次以后,只怕您就觉得被他们治还不如自学医术自己治管用。

您说行,咱们不去官办医疗机构找大夫了,去请民间自己立业的神医吧。

什么药王孙思邈、名医甄权、张文仲、李虔纵、韦慈藏、许胤宗&iddot;&iddot;&iddot;&iddot;&iddot;&iddot;搜索一下,唐朝的名医还是不少嘛。

告诉您一个不幸的消息,当您好不容易打听到当代名医的地址,找上门去,人家很可能已经被官府&ldo;请&rdo;走,去尚药局当皇帝御医了,或者进了太医署收徒弟教学生,这些官方机构有通过&ldo;医举&rdo;吸纳民间好医生的途径。

而对于这些技术高明的医生来说,进了官办机构待遇好俸禄高,又有社会地位和生活保障,当然比在民间&ldo;悬壶济世&rdo;舒服得多。

剩下一些名气不大的民间医生,当时叫&ldo;闾阎医工&rdo;,有的在东市、西市的药铺里坐堂,有的找个寓所挂个行医的牌子等病家上门。

最低级的是那种&ldo;江湖游医&rdo;,身背草药囊算卦袋,举个&ldo;专治各种疑难杂症&rdo;之类的幌子,摇铃吆喝,哪里热闹往哪里走,等着哪家病人危重到&ldo;病急乱投医&rdo;的地步,遇上以后不管好歹就往家里扯,算是略尽人事听天由命了。

医生请到家,望闻问切一番,您得的会是什么病呢?

所谓&ldo;望诊&rdo;,除了看脸色、看眼睑、看舌苔、看痰咳等以外,医工们还会看您家的房子大小,奴婢多少,摆设是否贵重,衣饰是否华丽,是否大腹便便、脑满肠肥,是否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如果判定您是富贵人家,那么唐朝这个阶层最常见的病有以下几种:

脑血管病,当时一般叫&ldo;头风&rdo;&ldo;卒(猝)病&rdo;&ldo;风病&rdo;,主要原因是吃油腻食物多而运动少,身体肥胖,血压血脂高,属于典型的富贵病。

各种传染病,包括疟疾、痢疾、伤寒、肝炎等,主要原因一是当时环境卫生不太好,二是大部分人也不怎么注意个人卫生。

皮肤化脓性疾病,经常被称为&ldo;疮疡&rdo;&ldo;血痈&rdo;,主要是受了外伤以后救治不得当,感染发炎引起并发症。

长生药仙丹吃多了&iddot;&iddot;&iddot;&iddot;&iddot;&iddot;这种药大多含致命的重金属成分,纯属自己作死。

如果您是平民百姓甚至贫寒人家,那常见病就跟富贵人家有所不同了。

对唐朝普通人威胁最大的几种疾病是:

1传染病,其中最常见的是&ldo;疟疾&rdo;,还有被统称为&ldo;天行病&rdo;的急性大规模传染病,以及&ldo;赤白痢&rdo;等痢疾,&ldo;风黄病&rdo;等传染性肝炎等;

2心脑血管疾病,包括&ldo;风病&rdo;、心脏病引起的&ldo;肿病&rdo;、高血压动脉硬化引起的&ldo;赤眼病&rdo;等;

3消化系统疾病,&ldo;水痢&rdo;&ldo;患腹&rdo;等;

4泌尿系统疾病,肾炎和尿毒症引起的&ldo;肿病&rdo;等;

5难产和其他围产期疾病,女性专享;

6皮肤化脓性疾病,&ldo;疮疡&rdo;&ldo;血痈&rdo;;

7新陈代谢疾病,主要可能是糖尿病等。

可以庆幸的是,后世曾经大规模暴发的天花、鼠疫、霍乱等恶性传染病,在唐朝虽然已经出现,但还没对社会造成严重威胁。

当时的医生对常见病心里有个数,再来问诊治疗就比较有把握了。

比如请来的医工问您和家人:&ldo;病人有什么症状啊?&rdo;回答:&ldo;病人每两天发病一次,先是浑身发冷寒战,盛夏盖几层厚被子都觉得不暖和,大概冷上一个时辰,又开始发热高烧,面红眼赤,口渴喝凉水,上吐下泻,头痛惊厥,这么折腾半天,出一身大汗,缓过来了就大睡一觉。

隔天再如此发作,反复不止。

&rdo;

这是很典型的疟疾症状了,过去的老人们也叫&ldo;打摆子&rdo;,一说都很熟悉,现在已经不是什么难治的病,甚至在我国都很少出现了。

如果是到现代医院里去治疗疟疾,医生一般给开些奎宁类药物,直接作用于疟原虫,然后吩咐回家把环境卫生搞好,消灭蚊蝇,因为疟疾的传染源就是蚊子叮咬。

这样内外并治双管齐下,大部分病人都能很快痊愈。

但是唐朝的神医们可不会这么干。

诊断出是疟疾,这个倒没什么难度,因为这病的症状实在太好认,而且又是当世第一大流行病。

可诊断完了以后呢?只见神医一探手,从自己的背囊里取出朱砂、白纸、毛笔在案上铺开,奋笔疾书正楷字:

疟小儿父字石拔,母字石锤,某甲姓唐名穿患疟,人窃读之曰,一切天地、山水、城隍、日月、五星皆敬灶君,今有一疟鬼小儿骂灶君作黑面奴,若当不信,看文书急急如律令![注31]

相邻小说
长安春盈盈  我真不是鉴宝师  我从来没有谈过恋爱  被迫咸鱼后我暴富了  福气包的七零小日子  愿好春光  [快穿]论男友的拼凑手法  乱世离歌:克夫新娘(完)  爱你很麻烦  禁止触碰GL  豪门崛起:重生校园商女  九十日春光  丝丝如蜜  慢慢呻吟  床伴之夜  历史的转弯处:晚清帝国回忆录  暗枪  重生暖婚:神医的懒散妻  乘剩追击  小两口儿(种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