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夜色小说网

第1章

[社会文学]《慢慢呻吟》作者:凸凹【完结】

从昏迷中逃亡

‐‐(慢慢呻吟》序

祝勇

历史永远是属于回顾者的。

在历史中行走的人感觉不到历史的存在,就如同鱼儿感觉不到流水的存在,星辰感觉不到天空的存在。

历史对于当时处境中的人具有一种天然的催眠作用。

从某种意义上讲,在历史环境中,人们不大可能有清醒的自我意识和历史意识,这一发现会令我们陷入悲哀,但这却是无可奈何的事。

诚如一位论者所说:&ldo;相对于时代和社会的伟力来,个人‐‐我们常常强调的这个词‐‐不仅是非常渺小无力的,而且可能是虚假的,也就是说,它其实并没有多少个人独特的‐‐与他人相区别的‐‐内涵。

常常我们以为是个人性的经验和记忆,其实是时代和社会一手塑造的。

时代和社会当然是大手笔,所以塑造的对象就不会仅仅局限于某个个人,而是广及一代人。

几代人乃至一个或多个民族。

&rdo;(张新颖:《读小说&iddot;之六》,载《小说家》一九九九年第一期)

在二十世纪中国,一般人恐怕不必指望去逃避历史强加给他的规定性成长,这句话尽管带有些许宿命色彩,却在一定程度上表述出命运的深味。

真正令人敬佩的不是历史的掌握者,而是个人的发现者‐‐那些看得见自己的身影的人,一定有一双不同寻常的眼睛,可以让被岁月催眠了的知觉尽早苏醒过来‐‐是从波平如镜的绍兴古城挟伞出走的鲁迅,是在锐利的痛苦中绽放成最美丽花朵的萧红,是把血雨腥风断然关在窗外的沈从文,是在光怪陆离的、碎片似的梦魇中触摸岁月肌肤的余华……是那些在深夜里拒绝睡眠的眼睛,发现历史的远景里浮现出来的不是冰冷的石头,而是鲜润的血肉人心。

小说是一个民族的心灵史。

这句话真的是名言中的名言,这句话一针见血地道出了小说的本质。

小说的要务,便是从昏蒙的时间中醒来,发现夹在历史急流中的个体滋味,重新触摸历史在每个人的脸上打下的烙印,在艺术的真实中还原生命的痕迹。

抚摸自己的疼痛即是抚摸别人的疼痛,感受他人的快乐亦是感受自身的快乐。

小说的本质不是描述什么历史画面,而是真实的心灵图景。

所以,小说总能为我们提供比历史学、社会学、政治学、民俗学、人类学。

心理学……丰富得多,也深刻得多的东西。

相邻小说
小两口儿(种田)  重生暖婚:神医的懒散妻  历史的转弯处:晚清帝国回忆录  我从来没有谈过恋爱  爱你很麻烦  自病/病小姐  倾一世温柔,暖一场相逢  你叫我什么  丝丝如蜜  愿好春光  [快穿]论男友的拼凑手法  乱世离歌:克夫新娘(完)  采访海湾战争  长安春盈盈  被迫咸鱼后我暴富了  床伴之夜  我真不是鉴宝师  九十日春光  福气包的七零小日子  暗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