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夜色小说网

第4章

2月4日,王韬在香港创办《循环日报》,无疑是百年言论史上的一件大事,它不是第一份中国人自办的中文日报,却是第一份中国人自办成功的中文报纸。

在它之前,1873年,艾小梅在汉口创办了《昭文新报》,发行量很少,而且没多久即停刊了,几乎没有产生什么影响。

与《循环日报》差不多同时,中国第一个留美学生容闳在上海创办了《汇报》,因为怕以言罹祸,创刊之初即以英国人为主笔。

而《循环日报》一出世就以&ldo;华人资本,华人操权&rdo;相标榜,真正迈出了中国人自办报纸的第一步。

特别是王韬每天发表的那些评论开创了&ldo;文人论政&rdo;的先河,对中国言论史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影响。

在他之前,中国文人固然就有清议的传统,但只有到了19世纪70年代,在文明转型之际,他才在这一传统中注入了新的生命,赋予其新的形式。

借助报纸这一

王韬在香港创办的《循环日报》

新的载体,他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表达自己对时事世局的看法,发出批评社会、干预社会的呼声,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变化,也在本质上有别于以往的清议传统,这是近代与古代的差距。

正是从王韬开始,一种新型的不以做官为目的、同时承担社会责任的知识分子诞生了。

这一年,王韬46岁,正当人生的盛年。

被林语堂称为&ldo;中国报业之父&rdo;的王韬

在自己办报之前,王韬与西方文明有过长期的接触。

他弱冠之年就在英国传教士主办的上海墨海书馆任职,从1849年到1862年的13年间,他协助编辑、校订西方书籍,参与了上海早期中文杂志《六合丛谈》的编辑工作。

因为向太平天国上书,王韬成了清王朝的通缉犯,被迫流亡香港。

从1862年到1874年又是漫长的12年,在英华书院翻译中国古籍的同时,他对西方文化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期间,他曾游历欧洲两年,还到过日本,眼界大开,尤其对报纸在英国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地位有了直接的感性认识。

在香港,他参与编辑过《近事编录》,也为《中外新闻七日报》撰过稿。

这一切都为他创办《循环日报》准备了条件。

王韬办《循环日报》处处以英国《泰晤士日报》为楷模,&ldo;立论一秉公平,居心务期诚正&rdo;是他始终如一的追求,目的就是要形成公正的舆论,代表民心之所向。

《循环日报》的一大特色即是评论多。

在他执笔政的十年间,至少发表了近千篇评论,经常被《申报》等同时代的报纸所转载。

透过他温热的文字,我们不难发现,其中既有中国传统文人远追三代、以古衡今的理想主义情怀,也有类似欧洲近代报纸那样的批评时政的锋芒。

相邻小说
[综]正义联盟  先天美人  帝国的软肋:大汉王朝四百年  重生九零:鲜妻甜似火  老板冷静点  庞贝三日  我的灵药我的妃  [综漫]恋爱游戏NPC只想退婚  (伪装者)代号未来  不敌她软萌可爱[电竞]  她娇软又可口  重生为情敌  我用渣们的钱竞选总统  所幸情深  (综漫同人)龙吻  葫中仙  被群嘲后开始逆天[穿书]  穿成霸总白月光替身[穿书]  漂亮小怂包穿成渣攻后被读心了  首富大佬的佛系小娇妻[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