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夜色小说网

第十六章 安平古堡

西元二○一○年五月六日

机车停妥在安平的蚵灰窑文化馆前,这里可是台湾硕果仅存的蚵灰窑。

安平靠海且盛產牡蠣,在尚未有水泥之前,当地居民就地取材,将牡蠣壳烧製成蚵灰,再调和糯米,便成了建屋与造船时,极重要的黏合材料。

毓璇和我步行走入安平区的巷弄内,我们的目的地是安平古堡,但我也说不上来为什么不直接将机车骑到安平古堡前,或许是人家讲的「近乡情怯」吧!

从昨日上午在陈文钦教授的研究室里看到那个羊角符号开始,这二十四小时里,我脑海中无时无刻不思索着这个符号的意义。

当我几十分鐘前在医院看到了类似这个符号的图片,内心真是悸动不已。

我很兴奋谜底即将揭晓,但是却又害怕谜底真如我心里所想,因为这样就有一件事情不合理了,而我并不愿意去思考那件事不合理的原因。

所以我需要争取一些时间,一些让我有心理准备的时间。

安平的小巷弄经过这几年的社区营造,呈现与过去老渔村截然不同的崭新风貌。

就拿我们现在所在的这条巷弄来说,老屋旁一面木造墙上,嵌满数十个大小不一的彩绘陶壶,虽然形状略有差异,却有几个共同特徵。

短颈、宽折肩、缩腰,收底至底径等同于口部,仔细看壶的腹部中段,可以发现接合的痕跡,可见瓮身是採取上下分开製作、然后再接合的工法。

木墙上有「安平壶巷」四个大字,而墙上这些彩绘陶壶,就是「安平壶」。

其中几个较大的壶身上,刻绘着与「王城」有关的谚语,以台语唸来甚是有趣。

像是「面皮较厚王城壁」,比喻人不知羞耻,脸皮比王城的城璧还厚;或是「乌鱼出,见到王城肥泏泏」,象徵安平一带乌鱼特别肥美;另外还有「食王城水,未肥也会娞」,则是形容王城井水的甘醇甜美。

转过一个街角,正冲着「海山馆」的一座单簷门楼,门楼上泥塑一面彩绘狮头,这就是安平一带特有的守护神「剑狮」。

这面剑狮双足伏据、口咬七星宝剑,造型非常活泼可爱,而且用色鲜艷大胆。

七星剑由左插入、剑尖朝右,象徵「祈福」,与陈文钦教授的研究室里,那个被兇手拿来攻击何昊雄教授的剑狮雕塑反向。

再穿越几条巷弄,来到以「延平郡王」命名的开台第一街。

毓璇疑惑地看着我,似乎对于我迂回曲折的行进路线深感不解。

我不作理会,逕自往安平古堡的方向走去。

若是假日,这条老街必定人山人海,但平日却是人潮稀疏,这个特徵大概是全台湾所有老街的共通点吧!

这几年台湾的老街成了国人週末旅游的热门景点,但也形塑了每条老街一致的商业化气息。

在过去台湾追求物质成长的年代里,大家拼了命地想拥抱新兴的事物;但在满足了物质却空虚了心灵的现在,却又开始缅怀起旧时代的事物,只是这试图重新找回的古早味,难免走了味。

从延平街要转进安平古堡旁的街道,迎面是安平着名的蜜饯老店,何昊雄教授在开元寺请我们吃的蜜饯,正是来自这家店。

这家店的建筑物上也刻绘有一尊剑狮,橘红色身躯、蓝色如火燄般的鬃毛,额头正中是太极,不同于一般剑狮的「王」字,似笑的大口咬着交叉双剑,代表着「止煞镇宅」。

通过安平古堡的入口,左侧出现一栋两层楼砖造建筑,现今是「永汉民艺馆」。

紧邻建筑的是一堵高耸、厚实的城墙,这是安平古堡内硕果仅存的明郑王城遗跡,也是我俩此行的目标。

看着断残的城壁屹立在近午的艳阳之下、呼啸的海风声中。

转瞬间,艳阳的刺眼强光变成了炮火烈焰;呼啸的刺耳风声夹杂了兵士吶喊,三百五十年前郑成功军队猛力攻城的场景,彷彿就这么跨越时空、重现眼前。

三百五十年后,正当地理早已沧海桑田、歷史亦经改朝换代,唯独这堵残壁没让时间的巨轮给碾碎,见证着人世间的物换星移。

比起在城基废墟中重建的赤崁楼,有时不免庆幸这堵残壁能以营造时的面貌,单纯以遗跡的被形式保存下来。

我其实相当害怕看到古蹟被修缮,修缮常伴随一定程度的破坏,当古蹟被刷上了崭新却不合宜的色彩,古蹟就会被现代给掩埋,不但失去它解读歷史的意义,更剥夺现代人吞古纳今、思古幽情的机会。

不同身份的人对于古蹟修缮存在着截然不同的态度。

相邻小说
你的声音,我的世界  穿越之有夫如此  青春仿佛因我爱你开始  野蛮宫女  家养麒麟指南/我是你的小天使  (GL)乳娘  两生欢喜  就爱你咋地  亲爱的,吻我  荧幕cp总和我假戏真做[快穿]  我的小伙伴们都有病  周哑巴  贵家弃女  [综]英雄科高校的劣等生  老大徒伤悲  宠物奇遇记  天上掉馅饼  【BL】坠命  我在豪门当团宠[穿书]  已经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