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夜色小说网

第20章 民族的建构

在漫长的中世纪,欧洲分裂成好几百个城邦国家,哪有什么“民族”

?辨认身份的时候,那时的人们只知道基督徒与异教徒的区别,只知道你住这个村和我住那个村的区别,并不知“民族”

为何物。

“法兰西”

、“英格兰”

等等,都是很久以后才折腾出来的说法。

“爱沙尼亚”

这个词,直到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才开始使用。

语言常常被看成民族的重要标志之一。

但如果仔细考察,特定的语种其实不一定与民族有什么对应关系。

全世界最大犹太人群体、即德系犹太人,以前通用意第绪语,但这种语言后来恰恰被犹太复国运动大力排斥。

意大利在建国的一八六零年,国民中只有百分之二点五的人在日常生活中说意大利语。

这一类事实,总是被后来的民族主义者视而不见。

由此看来,“民族”

并不是古已有之,更不是天经地义。

在罗马天主教霸权体系坍塌以后,“民族”

是继城邦国家之后一种新的组织替代,使分崩离析的欧洲,重新找到了群体情感和利益单元,因此它是现代欧洲的一个产物。

正如史学家霍布斯鲍姆所说,民族是民主的一个载体——古希腊式的城邦民主并不是全民选举,占人口百分之九十的妇女、奴隶以及乡下人并没有投票权;到后来,选民的范围逐渐扩大,但选民范围如果需要一个边界,民族当然就是最合适的身份设限。

还有兵役制、纳税义务、教育及其他权益的分配等等,也都不可能无限制地遍及天下,不可能见人就有一份,必须有对象的选择和设定。

这就推动了人们对民族的想象和划分,在历史上催生了民族国家。

一七八九年,法国革命者们首创国旗和国歌,更使民族概念获得了一种形象包装,开始向人们的日常感觉层面渗入。

从那以后,“民族”

就出现了,而且常常与“国家”

同义。

一部欧洲的现代化史,差不多同时是一部民族主义的发展史,以至今天“联合国”

,实际上写成了“联合族”

,即unitednations。

这种欧洲的组织方案应该说很成功,而且很快被世界其他地区的人们争相效仿。

特别是在遭遇了十六世纪以后的西方殖民主义压迫之后,被压迫者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也以“民族”

为号召,建立自己的国家。

相邻小说
我在西幻当女王(h np)  不得不肏 (1V1)  年少  他送我玫瑰  霍先生请保持高冷  王爷王妃喊你来生娃  荒岛30天  王妃医遍天下  万界杂货铺  赖皮总裁,我就不回家  裴少宠妻要上天  对决  辩护律师  正值逍遥时  八零暖婚:司少宠妻超级甜  兽人世界也是要吃饭的呀  偏执狂  团宠王府小福星  萌宝来袭萧少请签收  双面情人(师生 年下 剧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