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夜色小说网

第29章 原始资本积累三

在大明刚刚立国的时候,理想主义“经济学家”

朱元璋给大明的各个阶层都直接划定了身份:民户(种田的),匠户(工人),军户、商户、医户、灶户(明初围海晒盐法没有发明,食盐生产主要是靠熬制海水、卤水,要用大灶,所以食盐生产者叫灶户。

嘉靖年间,围海晒盐大范围推广,但灶户的名称未变)等等。

并且规定,以后各行各业,谨守自己的属性并且代代相传。

这当然是过分理想的制度并且注定坚持不了多久。

有的职业是需要天分的。

比如说医师这个职业,祖师爷不赏你这碗饭吃,无论你怎么学都学不出来。

父亲是良医未必儿子就能把医学好。

你非要人家医户代代相传,那就很可能造成前面几十年父亲在拼命救人活人,后面几十年儿子在不停的伤人杀人。

再说了,人有贤愚勤懒之分,时间稍微长一点,这差距自然就要出来。

就以专门从事食盐生产的灶户为例,大明立国两百多年了,以前的那些灶户,有的自己各种经营,已经成了盐场大老板,并且把资金投入到多个行业,成了跨行业巨头。

有的呢?六七辈人一直都苦哈哈的从事食盐生产。

还有的,要么沦为盐场老板的苦工,要么干脆就逃亡了……

所以,到了万历朝的时候,朱元璋定下的这套制度早就是名存实亡。

但是呢,你也不能说朱元璋是异想天开。

因为这一套户籍制度,在元末明初的时候,是非常合理并且有着极大进步意义的。

蒙元入主中原,带来了在中原地区已经早就不是主流的蓄奴制度。

朱元璋建国的时候,为了把权贵阶层的奴隶们都解放出来,才煞费苦心的制定了这套各阶层固定执业的户籍制度。

应该说,这套制度在摧毁蓄奴制度方面是起了极大作用的。

事实上,当这套制度在成化年间开始瓦解,到了嘉靖年间基本一纸空文的时候。

明朝的权贵们又开始蓄奴了……

总之,明代的户籍制度开国初期是朱元璋出于一片好意并且确实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但是时代的发展,绝不以统治者个人的意志为转移。

所以,最终这套制度在老朱去世后,没能坚持多久。

具体到朱由栋开口找朱常洛协调的匠户来说。

明初的制度是很严格的,但是耐不住匠户持续、大量的逃亡。

至少从成化年间开始,朝廷已经公开同意匠户缴纳匠班银就可以不用到指定地点当差。

所以两百多年下来,明代的匠户制度已经很松弛了。

现在的工部,更多的是用收取到的匠班银雇人来从事生产。

不过呢,任何一个时代,国家对工匠的掌控再怎么松弛。

相邻小说
神选世界的漏网之鱼  红男绿女  豪门之天价宠妻  成神祗的我在聊天群传道  歌神直播间  杀死恋童癖的一百种方式(r18)  法医小狂妃  重生手艺人  陪师姐修仙的日子  路登(1v1H)  夹枪带棍(短篇合集H)  软饭不好吃【骨科ABO】  慕有枝  婚情深深又几许  星落成河  皇帝打脸日常  北极星  裙下风光(年代np)  里约的救赎  官途纵横,从镇委大院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