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夜色小说网

第六章 百年中国现代诗歌漫谈6

5.中国的诗歌还能起死回生吗?你没有读错这个小标题。

其实早就有人说:诗歌死了。

其实,何止是诗歌死了,在中国,整个文学也已经濒临死亡了。

小说没人读了,人们经常通过电视连续剧才知道有这么本小说。

作家干脆直接写连续剧剧本得了。

连书也奄奄一息了。

再下去,纸张只能用来做广告海报或者包装物了。

何况是诗?诗比小说去世得还要早一些。

说诗歌死了,只须这么看就行:在顾城悲剧之后,总算还有一个海子;然而在海子90年代初去世后,再也没有出过一个家喻户晓的诗人了(当然,初期还有个汪国真,但汪国真现象是个“临时的意外”

,有点象诗的回光返照)。

而在二三十年代和八十年代,那可是层出不穷的呢。

也可以说,中国诗歌随着海子的死就已经死了。

当然,这二三十年来,有些用下半身或者下半身产物还能引起一些关注,但那些关注自然都是一现而逝的芸花,至少对广大的民众而言。

当然,许多年轻过的“老诗人”

还健在,比如席慕容,北岛,舒婷,但有多少人还知道,还读到他们新写的什么诗呢?当然,有些新的中的诗人还会冒出来,但有几个人关注呢?可是,谁说诗歌死了?早在十多年前,我就看到过一位文学评论界的大佬说的:据初步估算,中国至少有上亿人在写诗。

也有人说:中国写诗的人大概在二百万到五百万之间。

这些都是估计。

比较可靠的是:《诗刊》副主编李少君对记者说:在他看来,写诗的人非常多,“我们有个《中国诗歌网》,每天投稿的人就有两千多。”

也就是说,每个月约有6万人,每年约有70万人投稿。

而我熟悉的写诗的朋友里,就没听说谁给《中国诗歌网》投稿的。

如果十个人里有一个每年会给《中国诗歌网》投一次稿,那至少有700至1000万人在写诗吧?如果1000万人里有700万不是每年重复投稿的,那么投稿的总人数的百分之七十应该乘上5(年)或者10(年)吧?说十个人里有一个给该网投过稿,无论如何是多说了的。

如果说100个人或1000个人里面有一个投过稿,其实并不过分。

这数字就更大了。

不管怎么说,中国写诗的人数是非常多的。

照这么算,几千万至少是有的。

也许说上亿也并不夸张。

而这其中还会有相当多的人在写旧体诗词。

这么多人在写诗,诗歌又怎么会死呢?它分明活蹦乱跳地活着呢。

诗歌活着,但它已经不再是活给别人看的,或者不是能够把诗人写成大诗人的那种物件了。

看到各个群里都有人说:就把写诗当成娱乐吧。

这种娱乐,又不用花钱,高兴了就好,能在一个小圈子里让朋友们看看,甚至获得几个赞,就可以了。

可我还是要说:诗歌死了,因为可以一举让广大民众争相传颂的诗歌死了,写诗可以把自己写成大诗人的诗歌死了。

从这个角度看,诗歌确实是死了。

这就回到这个小标题了:诗歌还能起死回生吗?我的答复是:可能性是存在的。

我认为做以下三个动作,就有可能实现这种可能性。

第一个动作是“等待”

相邻小说
全民:转职兵仙,爆兵挂机超神!  唯你【看简介啊!】  炮灰原配看到弹幕后,离婚躺赢了  三国演义  金枝玉叶:血嫁  毒媚嫡公子  修仙之苟活着  师姐别洗脑了,我能读懂你心声  轻狂天下  我能预支未来  婚姻欠你一个男朋友  王牌自由人  黄包袱  走开!不要来攻略我!  开局绑架太平,我守捉三十年  一骑红尘名媛笑  太初  一妻多夫试用户(H)  嫡长孙 完结+番外  重生之为你写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