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夜色小说网

第23章

山西最先推行耗羡归公政策,雍正元年(1723年),山西省的耗羡率就由原来占正税的30~40%降到了20%,雍正四年(1726年)又降到了13%。

山东在雍正六年(1728年)以前耗羡率高达80%,农民负担相当沉重,后来降到了18%,到雍正六年以后又降至16%。

河南同山东一样,原来的耗羡高达正赋的80%,到雍正二年(1724年)实行耗羡归公后,一下子降到了13%。

其他大多数地区一般在5%~15%,耗羡率均较低。

耗羡归公之后,收入由政府统一管理使用,用途主要有四:一是作为官员的养廉银,二是弥补地方亏空,三是弥补国家亏空,四是留作地方公用。

雍正帝实施的耗羡归公这一举措,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

首先,耗羡归公扭转了康熙王朝后期滥征加派的歪风,澄清了吏治。

耗羡归公后,由于中央把各省征收的耗羡银从过去的暗取变为明收,并使数量和用途固定化,不得再私自加派,从而使康熙末年以来的滥征加派之风得到明显遏制。

其次,大幅度增加了中央财政收入。

耗羡归公后,中央政府每年都从耗羡中提取相当一部分用来填补国库亏空,从而确保了国家财政的稳步增长。

据统计,仅仅十几年的时间,国库存银由康熙六十一年的800万两增加到雍正末年的6000多万两。

再次,加强了中央集权。

一向归地方支配的耗羡收入转归中央集中控制和管理,以中央的名义统一拨付,或作为地方官员的养廉银,或用于地方的办公开支,或用于弥补地方亏空,或用于赔补国库亏空,使地方政府征收耗羡的收支活动处于中央财政直接、全面的监控之下,有助于防止地方政府各自为政,坐收坐支,从而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强化了中央财政的集中统一。

实行耗羡归公还减轻了人民的负担。

耗羡归公后,各省耗羡率一般在10~15之间,所收耗羡量比以往州县私征时减少了许多,人民的负担因而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减轻。

所以说耗羡归公既养了官,又安了民。

总的来说,耗羡归公是雍正年间推行的一项赋税制度的重大改革,使得吏治澄清,国力充盈,从而为后来的改革措施出台打下了深厚的基础。

设养廉银,杜贪贿行

在实行耗羡归公以后,大部分的耗羡银用在了补偿地方钱粮亏空的方面。

后来,在亏空基本上被补足后,部分耗羡银就被转到了地方官员的养廉银上。

所谓&ldo;养廉银&rdo;,是指给官员生活、办公的补助费,以此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办公中的实际问题,体现皇恩,从而在使他们的基本愿望得到满足的条件下不贪污,保持廉洁奉公。

&ldo;养廉银&rdo;制度是基于清朝官吏俸禄比较微薄这一事实而实行的。

清朝在京官员每年的俸银,一品官为180两,二品官为150两,三品官为130两,四品官为105两,五品官为80两,六品官为60两,七品官为45两,八品官为40两,正九品官为33两l钱,从九品官为31两5钱。

另外,还按每两俸银给禄米一斛。

在外文官俸银同于在京文官,但没有禄米;武官俸银只及在京武官的一半,即使总督这样的封疆大吏,一年的俸禄也只不过180两银子。

相邻小说
我把被窝分给你  钢铁雄心  小夜曲  因为我是仙女呀  玄门大佬直播爆红  难圆玫瑰梦  黑猫的狞笑  海贼之无上剑豪  团宠八零年代:我有一座星际农场  尽欢  在暴戾的他怀里撒个娇  暖皇绝宠:弃妃闹翻天  绞缬城绮谭  小温柔  剧情崩了关咸鱼男配什么事  逆天小医仙  琉璃美人煞  仙无常有  宠你的星途  一泓海水杯中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