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夜色小说网

第20章

历史总归会记得,那块古老的黄土地上曾经来过一群北京学生,他们在那儿干过一些好事,也助长过一些坏事。

比如,我们激烈地反对过小队分红。

关家庄占据着全川最好的土地,公社便在此搞大队分红试点,我们想,越小就越要滋生私欲,越大当然就越接近公,一大二公嘛,就越看得见共产主义的明天。

谁料这样搞的结果是把关家庄搞成全川最穷的村了。

再比如,我们吆三喝四地批斗过那些搞&ldo;投机倒把&rdo;或出门耍手艺赚钱的人,吓得人家老婆孩子&ldo;好你了,好你了&rdo;一股劲儿央告。

还有,在&ldo;以粮为纲&rdo;的激励下,知识青年带头把村里的果树都砍了,种粮食。

果树的主人躲在窑里流泪,真仿佛杨白劳再世又撞见了黄世仁。

好在几年后我们知道不能再那么干了,我们开始弄懂一些中国的事了。

读了些历史也看见了些历史,读了些理论又亲历了些生活,知道再那样干不行。

尤其知青的命运和农民们的命运已经连在一起了,这是我们那几届&ldo;老插&rdo;得天独厚之处,至少开始两年我们差不多绝了回城的望,相信就将在那高原上繁衍子孙了,谁处在这位置谁都会幡然醒悟,那样干是没有活路的。

当然,一有机会我们还是都飞了,飞回城,飞出国,飞得全世界都有。

这现象说起来复杂,要想说清其中缘由,怕是得各门类学者合力去写几本大书。

1984年我在几位作家朋友的帮助下又回了一趟陕北。

因为政策的改善,关家庄的生活比十几年前自然是好多了,不敢说丰衣,钱也还是没有几个,但毕竟足食了。

乡亲们迎我到村口,家家都请我去吃饭,吃的都是白面条条儿。

我说我想吃杂面条条儿。

众人说:&ldo;哎呀‐‐,谁晓得你爱吃那号儿?&rdo;但是,农民们还是担心,担心政策变了还不是要受穷?担心连遇灾年还不是要挨饿?陕北,浑浊的黄河两岸,赤裸的黄土高原,仍然是得靠天吃饭。

那年我头一次走了南泥湾。

歌里唱她是&ldo;陕北的好江南&rdo;,我一向认为是艺术夸张,但亲临其地一看,才知道当年写歌词的人都还没学会说假话呢。

那儿的山是绿的,水是清的,空气也是湿润的,川地里都种的水稻,汽车开一路,两旁的树丛中有的是野果和糙药,随时有野鸡、野鸽子振翅起落。

究其所以,盖因那满山遍野林木的作用。

深谙历史的人告诉我,几百年前的陕北莽莽苍苍都是原始森林。

但是一出南泥湾的地界,无边无际又全是灼目的黄土了。

我想,要是当年我们一来就开始种树造林,现在的陕北已是一块富庶之地了。

我想要是那样,这高原早已变绿,黄河早已变清了。

我想,眼下这条浑浊的河流,这片黄色的土地,难道是民族的骄傲吗?其实是罪过,是耻辱。

但是见过了南泥湾,心里有了希望:种树吧种树吧种树吧,把当年红卫兵的热情都用来种树吧,让祖国山河一片绿吧!

不如此不足使那片贫穷的土地有个根本的变化。

篇幅所限,不能再说了。

插队的岁月忘不了,所有的事都忘不了,说起来没有个完。

自己为自己盖棺论定是件滑稽的事,历史总归要由后人去评说。

相邻小说
务虚笔记  重生后我学会了抱大腿  妖街鬼店  肥宅穿成仙尊心尖宠[穿书]  我的丁一之旅  桃花汛  三重变异  诸天道祖  [综名著同人]持钱行凶的欧也妮[葛朗台]  国民导演是男神  我怎么就成F1车手了?  前夫高能  被小师妹攮了一剑后我无敌了  反派都长一个样[快穿]  风月宝鉴  前男友成了太子  那个被鬼差勾错的魂  回零  尸香门第  别废话,转身背锅[快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