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夜色小说网

第87章

马戛尔尼时代的欧洲正处于启蒙时代。

与现在的&ldo;欧洲优越论&rdo;相反,那个时代的欧洲在中华文明面前怀有深深的自卑心理。

在当时的欧洲著作中,我们能找到很多&ldo;当中国已经……时,欧洲还……&rdo;句式的表述。

比如伏尔泰说:&ldo;当迦勒底人还只是在粗糙的砖坯上刻字时,中国人已在轻便的竹简上刻字。

&rdo;就像今天我们动不动用&ldo;西方&rdo;来比照&ldo;中国&rdo;一样,那个时代的欧洲知识分子正是用&ldo;中国&rdo;来批判&ldo;欧洲&rdo;。

(周宁《西方的中国形象史研究:问题与领域》)

罗马帝国崩溃后,欧洲陷入了漫长的&ldo;黑暗的中世纪&rdo;。

粗鄙而教条的宗教信念笼罩着欧洲的一切。

&ldo;中世纪的精神状况是愚昧无知地拜倒在教会的偶像‐‐教条、权威和烦琐哲学之前。

&rdo;(约翰&iddot;西蒙兹《意大利文艺复兴史》)

启蒙运动意味着从蒙昧的宗教迷信中清醒过来,中国在这个过程中给了欧洲人许多启示。

欧洲人惊讶地发现,没有教会的中国似乎处处比欧洲优越。

与四分五裂的欧洲比起来,中国几千年来一直是一个统一的、安定的国度。

欧洲任用贵族来管理国家,而中国则通过严格的考试制度,一视同仁地选拔文官。

欧洲各国沉迷于狭隘的宗教教派之争,而中国各教之间则相互宽容。

欧洲人把全部希望都寄托于缥缈的来世,中国的儒家学说因为不语怪力乱神而更显理性。

从17世纪中叶到18世纪中叶,中国人的世俗精神启发了启蒙思想家们高举理性主义大旗,猛烈抨击中世纪的神学教条。

传教士的书简成了最热门的读物,精英阶层的客厅里,人人谈论孔夫子的学说、中华帝国的悠久历史,甚至还有圣明的康熙大帝的生平。

传教士们说,中国的政治体制之所以合乎理性,是因为它建立在父权这个神圣的自然法则之上,法律与伦理道德融为一体。

贤明的君主、良好的法律、健全的行政机构,构成了中国这样一个全新的道德世界。

这令一直激烈谴责天主教会的伏尔泰如同发现新大陆一样兴奋。

他赞扬中华文明伟大的奥秘在于其贯穿了理性与道德的原则。

他说,中国人&ldo;具有完备的道德学,它居于各科学的首位&rdo;。

他在《哲学辞典》的&ldo;光荣&rdo;条目下赞扬中国是&ldo;举世最优美、最古老、最广大、人口最多和治理最好的国家&rdo;。

像今天的西化大潮一样,当时的许多学者号召欧洲向中国取经。

伏尔泰说:&ldo;在道德上欧洲人应当成为中国人的徒弟。

&rdo;莱布尼茨甚至这样建议:&ldo;在我看来,我们目前已处于道德沦落难以自拔之境,我甚至认为必须请中国派遣人员,前来教导我们关于自然神学的目的和实践。

&rdo;

当然,关于中国的声音并不是一边倒的,也有人对传教士的书简做出了另一种解读。

启蒙时代热爱自由的欧洲人对任何一点专制的信息都极为敏感,不幸传教士书简中有许多这方面的暗示。

孟德斯鸠就得出结论说,中国的千年不变和社会稳定是专制控制的结果。

百科全书派主持人狄德罗和伏尔泰一样,十分推崇孔子的理性和务实精神,不过却对中国人的父权原则提出质疑。

他认为,对父辈的盲目服从,只能产生纵容父辈错误、剥夺儿辈自由的恶果。

另一位著名的启蒙思想家卢梭从另一个角度提出了对中国文化优越性的疑问:如果中国文化果然这么辉煌,何以一再被异族统治呢?&ldo;如果无论大臣们的见识或者法律所号称的睿智,或者那个广大帝国的众多居民,都不能保障他们免于愚昧而粗野的鞑靼人的羁轭的话,那么他们的那些文人学士又有什么用呢?他们所堆砌的那些荣誉又能得出什么结果呢?结果不就是住满了奴隶和为非作歹的人吗?&rdo;(周宁《西方的中国形象史研究:问题与领域》;余建华《17-18世纪西欧启蒙思想家的中国文化观探略》;忻剑飞《世界的中国观》)

对同一个国家,人们的判断和评价如此两极,让人莫衷一是,也让马戛尔尼使团的成员们迷惑不已。

中国到底是天堂还是地狱?再过几个月,一切都将真相大白。

经过九个月的行驶,英国使团终于抵达了中国海面。

相邻小说
就等你下课了  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青少年版)  你列表最软的妹  往生泪  藏住满分甜  女配她美貌动人  高武:我以仙法护华夏  三线玩家  穿成霸总的娇气包闺女  情敌们后来都说喜欢我  史上最怂阿飘  凤凰落地不如鸡  红尸鞋  辉煌三国  甘味橘  反攻[星际]  封敛雪印  可以给我你的校牌吗  喜欢你不是两三天  截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