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夜色小说网

第11章

皇帝关心的是天下长治久安,一家一姓的统治永远不变;官员们的考虑却没有这么长远。

归根结底,天下是皇帝的天下,官员们只是挣份工资。

他们更关心的是如何利用政策空子,占皇帝的便宜,为自己和亲人朋友捞取最大好处。

官僚集团运转的规律是:在没有利益驱动时,官员们执行皇帝的政策,总是倾向于被动应付,只求形式上能交代,由此导致敷衍塞责、形式主义,甚至弄虚作假。

而当他们发现政策的空子时,通常会把个人利益伪装于国家利益之中,刻意把经念歪。

基于利益最大化的原理,官员们热衷于编织关系网,相互通风报信,十分默契地协调行动。

在他们的集体努力下,国家政治很快会陷入腐败的泥淖,每一位官员都会成为中饱私囊的&ldo;硕鼠&rdo;,本来属于皇帝或者说国家的&ldo;民脂民膏&rdo;被大量消耗,国家的治理成本大幅上升,最终出现&ldo;官逼民反&rdo;这个命定的结局。

作为熟读历史,对人情世故领会颇深的青年政治家,乾隆的&ldo;宽&rdo;并不是毫无尺度的。

在软的一手背后,他还有硬的一手。

在彬彬有礼的同时,他认真观察着官员们的每一个表现,细心谛听着官僚机器的每一丝异常响动,一旦发现问题,他绝不放过。

乾隆四年(1739年),工部奏报,为修理太庙里面的&ldo;庆成灯&rdo;,申请领银三百两,并二百串钱。

区区几百两银子,对于费用浩繁的皇家来说,不过是九牛一毛。

并且,这件小事夹杂在工部上报的几十件大事当中,谁也想不到会被皇帝注意。

孰料乾隆精力过人,虽然每天要阅读上万字的奏折,从头到尾却不会忽略一字。

看到这个数字,皇帝感觉这笔钱用于&ldo;粘补&rdo;灯具,似乎稍多了些,其中似有弊端,遂朱批询问,此灯不过是小小粘补修理,怎至于用银如此之多?

工部勾结内务府,在皇家工程中滥支滥报,已经成了习惯。

多支个百十两银子,工部自己都没有当回事。

工部官员不知年轻皇帝的厉害,只含糊其词地回奏说这是预支银,将来按实用金额再行报销,余下的银两自会交回。

他们的如意算盘是皇帝日理万机,此刻支吾过去,第二天皇帝就会忘了。

岂料乾隆登基以来,日夜提防的就是臣下的欺骗,他说&ldo;万几待理,而甘受人欺,弊将百出&rdo;,更何况工部欺骗得如此明目张胆。

他下旨说,凡有工程,都是先估后领,并不交还,查遍工部档案,历来也没有交还余钱的记录。

&ldo;该堂官等竟以朕为不谙事务,任意饰词朦混,甚属乖谬。

&rdo;

一番话说得工部官员哑口无言,就为太庙一灯几百两银子的小事,乾隆小题大做,杀一儆百,整个工部衙门全堂都被降罪。

尚书来保、赵殿最,侍郎阿克敦、韩光基等或遭降级,或被调用,最轻的也受到罚俸处理。

此事一出,满朝大臣都震悚一时,对年轻皇帝刮目相看。

(《清高宗实录》)

乾隆登基不久,因为他人举报,以&ldo;因循不振,不求进取&rdo;的罪名罢黜了一名叫魏廷珍的大臣。

这事过去几年之后,皇帝因事召见大理寺卿陶正靖,谈完正事,又问他最近朝政有没有什么不当之处,陶正靖就以一副仗义执言的表情说,几年前被罢黜的魏廷珍其实为人清正,没有大过,丢官罢职,处理不当。

陶氏所举数条理由都十分光明正大,皇帝当即首肯,表扬了陶正靖的直言精神。

然而回过头来,皇帝就开始琢磨陶正靖的动机是否像他表现出的那么纯正。

他开始暗暗调查陶正靖与魏廷珍是不是科举同年,或者同乡。

一番摸底,皇帝发现魏廷珍与礼部尚书任兰枝同年(同一年考中进士),而陶正靖正是任兰枝的门生。

皇帝由此认定,一定是任兰枝为了袒护同年,指使门生代为奏请。

相邻小说
喜欢你不是两三天  反攻[星际]  高武:我以仙法护华夏  就等你下课了  你列表最软的妹  往生泪  藏住满分甜  穿成霸总的娇气包闺女  三线玩家  凤凰落地不如鸡  甘味橘  女配她美貌动人  可以给我你的校牌吗  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青少年版)  截胡  情敌们后来都说喜欢我  红尸鞋  辉煌三国  史上最怂阿飘  封敛雪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