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世子微微一愣,以极为古怪的眼神看了儒望一回,而后才慢慢开口:
“如果算上这一回,如今扣押的商船中,已经有三艘是往吕宋买火铳的了吧?”
戚元靖道:“正是。”
新式火器还没有经过海战的检验,但欺负起商船却是手拿把攥;这几日世子调动天津及浙江的战船全线出击,几乎每一次出动必有斩获。
而世子手脚宽松,同样让被招募来的水手们大为喜悦——只要将火器火药等敏感物资上交;剩余的浮财基本上是可以自己保留的;如果价格公道,还可以到海商儒望先生处兑换现银,无论怎么都相当划算。
分配制度公正后下面的积极性大为增长,可以反馈出足够真实且丰富的消息。
比如世子就知道,这几回截到的商船规模相当之大,并不像是民间自发的船队,更像是由国家机器所组织的贸易。
抓捕到的倭国水手态度颇为古怪,在审问中同样是以某些“大官”
的身份在为自己作保,隐隐威胁这些不知来历的“海盗”
。
由国家机器出面组织,大规模采购火铳和火药,甚至不惜与西班牙人勾结……
世子叹了口气:
“……看来大战在即了。”
·
当年的二月二十八日,由被俘虏的葡萄牙旗舰所改造成的“兴献皇帝”
号战船由浙江上虞出发,再次赶往东瀛-吕宋航线,试图拦截过往运输火铳的商船,切断东瀛获取外援的输血管。
这种近似破交战的打法已经进行多次,每一次都非常顺利。
但这一回的作战却遇到了阻碍,兴献皇帝号所拦截的商船由幕府出面组织,随行有大量战船护送。
而中倭双方积怨已久,战船刚一接触,大战随之爆发。
不过,虽然这一次仓促遭遇的战斗被视为中倭海战的开幕,但因为参战的水手识字甚少,这一次海战的记录并不算多。
尽管如此,有一点却是后世历史学家们可以百分之百肯定的——在惊慌的失措的向幕府船只倾泻完大半火箭之后,刚刚才接触海战的水手们只花了半刻钟的功夫就迅速镇定下来,并在大量的战船废墟前,意识到了某个至关重要的要害:
——原来我们这么强啊。
·
当然,如果以后世的观点看,水手们的错愕其实没有什么价值。
海洋不同于陆地,无遮无拦不偏不倚,无法应用任何战术兵法,是纯粹硬实力的比拼;在这种比拼中,船坚炮利的一方就是无往不胜,掌握了先进火器的一方就是所向披靡,根本没有例外;此战的结果早就可以料定;甚而言之,设若抛开火器不谈,当时“兴献皇帝”
号的表现亦绝不出彩,甚至因为水手惊慌失措的操作误击商船,损失了大量的战利品人质,严重损害己方利益;整场战争举止无措,只能用糊涂来形容。
可如果考虑到大安过往的历史,那么这一次海战的意义却又是重大的。
不要忘记,在三宝太监下西洋之后,至飞玄真君重振海防之前,中原海疆已经数百年形同虚设,仅仅只能在岸上抵抗倭寇;数百年生死阔别,长久的茫然与无措已经转化为某种思想钢印式的习得性无助,没有任何人能够相信,或者敢于相信,朝廷居然还能在海防上取得什么大的成就。
这“任何人”
之中,甚至包括了积极鼓吹海贸的穆国公世子——如果不是心中忧虑胆怯,又怎么会剑走偏锋,仅仅只敢派遣海军截断商船呢?
所以,历史学家们才相当重视“兴献皇帝号”
的这一次初战。
初战本身的结果就是最大的意义,它意味着,在封闭、保守、与海洋隔绝了上百年之后,茫然无措而近乎软弱的中原王朝,终于通过一次小小的战役意识到了自己在海战上的实力——这是在开战之前,连穆国公世子与儒望都不敢揣测的战力。
对于周边的岛国来说,这可实在不是一个好消息。
第115章决战(上)
自二月二十八日,兴献皇帝号与幕府战船短兵相接之后,中倭双方的海上局势便一触即发,到了极为紧张的地步。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医圣传人获得最强毒物瘟疫之源,没有治不了的病,没有毒不死的人,敬我者可得永生,逆我者生不如死。...
「荣国公贾源之孙,贾代善之幼子。性谨直,擅骑射,用兵如神,重方略,不拘古法,逢战必胜,勇冠三军,深得周文帝信赖年十八,得封冠军侯然,与奸宦冯子芝相交甚密,多次扶持」大周史记冠军侯李敛列传朝庭官职参考清朝设内阁六部。内庭官职参考明朝设十二监及东厂。PS默默对天文星象占卜相术一窍不通文中有关内容是花费大量时间去查阅的如有不妥或不合理之处敬请尽量无视PPS本文的陷害计谋宅斗属默默自己构思的可能只是幼稚园程度请大家小吐嘈本文CP正气阳光天策攻vs阴冷华丽厂公受…...
他并不想被悬赏通缉,也不想当海贼,但如果没有其他选择,只能当海贼的话那就让这个世界,天翻地覆吧!...
关于都市传奇医仙忍辱偷生三年,待宝典开启之日,一朝化龙,医道救人,武道灭神,精阴阳五行,熟太极八卦,纵横无敌执掌一切,登临九天之巅。...
年龄大就无法修行?修行不能太聪明?努力就一定会成功?这可不一定。李天来意外来到修行世界,年龄大被拒之门外,大脑成为修炼最大助力。尽管不着调,尽管多次被追杀,尽管多次绝境,但是这些又有什么关系?坚守心中的那一份执着,最后总能修成正果。什么正果?可不是当和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