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夜色小说网

第83章

长安城里,普通百姓和低品官吏最喜欢的登高地点是&ldo;乐游原&rdo;,这个景点我们曾经在&ldo;长安五大景色一日游&rdo;当中介绍过。

另外&ldo;曲江池&rdo;虽然完全谈不上&ldo;高地&rdo;,但是很多人有地方出来闲逛游玩就成,所以重阳节逛曲江的也不少。

等到王维年长时名声传开了,有资格入宫去陪着皇帝公主过节,他的登高地点就换成长安城东北角的龙首原、大明宫‐‐那地方的地势比城内高,站在含元殿前向南看,能一直看到城南的大雁塔,&ldo;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rdo;的长安大城就在脚下历历展开。

不过奉诏入宫陪侍的大臣名人,未必有闲心站在廊上看风景。

皇室重阳过节,除了例行的赐宴、赏菊、赋诗、赐物以外,在初唐和盛唐前期,还有一项非常重要的小众活动,那就是举行&ldo;射礼&rdo;。

&ldo;射礼&rdo;本来也是一项古老的礼制活动,大家按规程奏乐、射箭、饮酒、赏罚,以此来激励人们居安思危、不忘武备。

唐朝开国以后,前承三百年大乱世,全社会习武风气浓厚,开国前两代君主高祖李渊、太宗李世民都是当时非常有名的神箭手,所以朝廷也很重视&ldo;射礼&rdo;。

平时不定期进行的不算,每年三月三日、九月九日是必定要&ldo;赐群臣大射&rdo;的,三月三日那次规模比较小,九月九日重阳节搞得很隆重热烈。

比如在贞观年间,那位最喜欢炫耀自己武功的李世民陛下就经常和近臣一起下场&ldo;大射&rdo;。

按规定,&ldo;射礼&rdo;要在&ldo;射宫&rdo;举行,但事实上没有一个专门的宫殿叫&ldo;射宫&rdo;,都是临时指定一个合适的宫内场地。

贞观年间曾经举行过&ldo;大射&rdo;的有武德殿前、仪凤殿前、观德殿前、玄武门等。

前一天,有关负责人员把场地整理好,把乐队的位置设定。

在殿门之前九十步张设箭靶‐‐注意,当时的箭靶可不是现在那种一圈一圈的圆形靶,而是用各种动物皮毛做的,叫&ldo;侯&rdo;。

根据等级不同,用的动物也不一样。

唐朝皇帝参加射箭的话,靶子就是熊皮,叫&ldo;熊侯&rdo;;只有大臣们下场,靶子是鹿皮,叫&ldo;鹿侯&rdo;或&ldo;麋侯&rdo;。

箭靶的西边和北边各十步处,堆设挡箭的围垒,高宽各七尺,这叫&ldo;乏&rdo;,是一种安全防护措施,尽量避免哪位手潮的大臣一箭飞出钉死观众(后面我们会看到,手潮的大臣是肯定会有的)。

宫殿的台阶下面设五套&ldo;楅&rdo;,也就是装箭支的木筐,高三尺,宽三寸,厚一寸半,整体做成龙首蛇身状,里面装满箭支。

皇帝要站在殿前正中的位置射箭,在他西面还要布置一些&ldo;侍射射位&rdo;,也就是陪射的大臣们的位置。

另外,东边阶下陈设赏物,用来赏赐给射术高超的参赛大臣,西边阶下则设置罚酒的器具。

九月九日这天天亮以后,皇帝穿着这种场合特制的礼服&ldo;武弁&rdo;,先举行仪式接受大臣们觐见,然后带大家来到&ldo;射宫&rdo;。

奏乐,行酒二遍,一位&ldo;侍中&rdo;[注60]奏称:&ldo;有司谨具,请射。

相邻小说
长安春盈盈  被迫咸鱼后我暴富了  暗枪  福气包的七零小日子  豪门崛起:重生校园商女  重生暖婚:神医的懒散妻  九十日春光  我从来没有谈过恋爱  [快穿]论男友的拼凑手法  乘剩追击  小两口儿(种田)  床伴之夜  历史的转弯处:晚清帝国回忆录  禁止触碰GL  慢慢呻吟  丝丝如蜜  我真不是鉴宝师  乱世离歌:克夫新娘(完)  愿好春光  爱你很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