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夜色小说网

第54章

&ldo;叉手&rdo;在唐、五代、宋都是很流行很常见的礼节,行起来简单,而恭敬意味又很浓,可谓方便足料廉宜碗大&iddot;&iddot;&iddot;&iddot;&iddot;&iddot;咳,想当年柳宗元被贬到永州的时候,谨小慎微怕再犯错误,于是&ldo;入郡腰恒折,逢人手尽叉&rdo;。

敦煌变文里也有&ldo;舜子叉手启阿娘&rdo;的句子,总之与人交往的时候保持这个姿势是比较安全的。

好啦,平民百姓日常用到的各种礼节,我们讲得差不多了。

现在回到开头说的上朝那段,既然唐朝人上朝不对皇帝&ldo;三跪九叩&rdo;,那么应该怎样行礼呢?

首先要说&ldo;三跪九叩&rdo;这个礼节出现的时间很晚,有说是到了清朝才见记载。

中古时代最隆重的拜君礼仪,以&ldo;再拜稽首&rdo;为主,唐朝的更加有特色,是在两次&ldo;再拜&rdo;之间,加入一段&ldo;舞蹈&rdo;。

&ldo;上朝&rdo;有很多种类型,比如元旦、冬至的大朝会、每月初一十五的&ldo;朔望朝&rdo;、每日或者隔天来一次的&ldo;常朝&rdo;、接见外国使团的朝会、接受皇太子拜见的朝会、封爵授高官的朝会等,哪种和哪种的礼仪都不完全一样,参加朝会的君臣穿戴的服饰、演奏的音乐等也不一样,这些烦琐的事想想都让人头大,所以才有礼部等机构里的一群官员专门负责弄这些。

咱们就拿最隆重的新年元旦大朝会来说吧,作为一个在京的官员,您有幸(必须)参加这种大场面,再加上程序不熟(或者说完全不懂),心情想必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吧?那么牢记两个秘诀,可以帮助您安全度过&ldo;第一次&rdo;。

第一,朝会进行时,一直会有官员站在阶下高声指挥大臣们行礼,这个官员的职位是&ldo;典仪&rdo;,还有帮助他扬声喊叫的&ldo;赞者&rdo;,您要时刻注意听他们的号令。

他们喊&ldo;趋&rdo;,您就跟在别人身后弯腰拱手小步快走;他们喊&ldo;脱舄&rdo;,您要把自己脚上的鞋脱掉;喊&ldo;解剑&rdo;,您就把身上朝服腰间挂着的剑解下来;喊&ldo;俛伏&rdo;,您要双膝跪倒趴地;喊&ldo;兴&rdo;的意思是可以站起来了&iddot;&iddot;&iddot;&iddot;&iddot;&iddot;

第二,紧盯着站在您前面的官员,亦步亦趋,人家做啥你也做啥,这样最稳妥。

比如典仪喊了一声&ldo;再拜&rdo;,您可能就晕了,知道&ldo;再&rdo;是&ldo;两次&rdo;的意思,但不知道这里的&ldo;拜&rdo;是哪一种拜。

拜手?顿首?还是稽首?那就赶紧看着前面那老兄,见他双膝跪下,举手过头,往前拱落至地‐‐这应该是稽首了,您也得加快速度,争取和大家同时叩头落地,动作不要迟慢得太明显,否则小心被御史弹劾&ldo;朝仪不整&rdo;什么的。

稽首至地,别人都老老实实叩头就行了,您就苦命一点儿,不但要拗着脖子磕头,还得斜着眼偷瞄左右,见别人起身,您也要爬起来,然后再一次&iddot;&iddot;&iddot;&iddot;&iddot;&iddot;跪地拱手叩头,再行一遍&ldo;稽首&rdo;礼,要不怎么叫&ldo;再拜&rdo;呢。

这一遍拜完,大臣们爬起来站好,当朝的宰相之一&ldo;侍中&rdo;(三省之一门下省首长)要上前到皇帝那里接受诏旨,然后回来走到官员们的东北位置,面朝西,大声宣布&ldo;有制&rdo;(皇上有旨)。

这时候您一看官员们又开始下跪行礼了,得,又是一次&ldo;再拜&rdo;。

折腾完了,侍中才宣布刚从皇帝那里领受的旨意,说的是什么呢?&ldo;履新之庆,与公等同之。

&rdo;(新的一年来到了,我和大家一起庆贺。

就说这一句话,你们这些官员又开始折腾&ldo;再拜&rdo;啦!这回稽首两次还不算完,等您爬起来,发现庄严神圣金碧辉煌的大明宫含元殿上,开始了一番&iddot;&iddot;&iddot;&iddot;&iddot;&iddot;天魔乱舞的景象&iddot;&iddot;&iddot;&iddot;&iddot;&iddot;

我说您,不要傻呆呆站着呀!御座上那个天子正注视着你们呢,大过年的,各位官员都在比谁跳舞跳得卖力,争取给皇帝陛下留个好印象,您僵立着卖呆是不想干了?您说不知道该怎么跳?老办法,紧跟着前面那个官员同事,他扬臂您也扬臂,他跺脚您也跺脚,人家来个原地转体1080度,您至少得跟着转个720度吧?

光跳舞还不成,大家挥胳膊蹬腿地扬尘舞蹈一番,又同声高呼&ldo;万岁、万岁、万万岁&rdo;,随后又一次&ldo;再拜&rdo;,稽首两次,把欢庆气氛推向高潮,这才算结束了一年里最隆重的一次拜君礼,侍中也才能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去。

这个对着皇帝跳舞的&ldo;蹈舞&rdo;&ldo;舞蹈&rdo;&ldo;拜舞&rdo;礼呢,其实也不是上古中原文化流传下来的礼俗,而是跟&ldo;五胡乱华&rdo;后北方游牧民的风俗有那么点儿不远不近的关系。

北朝各个宫廷里都有君臣在朝会上起舞庆贺的记载,游牧民族的感情比较外露奔放嘛……不过&ldo;舞蹈&rdo;作为大臣对皇帝行的礼第一次见诸史书,是在隋朝,到了唐朝就大大盛行,然后宋朝也还沿袭着,不仅是元旦大朝,凡是要表达激动兴奋情绪的时候,大臣都要对着皇帝开跳,而且一般是边跳舞边叩头边喊万岁,难度还不小呢。

中原汉人都被感染得热情奔放到这程度了,游牧民族一看,也不甘示弱。

你们不是对着天可汗老大跳舞嘛,不稀罕了,我们不但跳舞,还要行&ldo;捧足嗅靴&rdo;礼。

相邻小说
爱你很麻烦  小两口儿(种田)  我真不是鉴宝师  乱世离歌:克夫新娘(完)  愿好春光  福气包的七零小日子  我从来没有谈过恋爱  暗枪  禁止触碰GL  乘剩追击  慢慢呻吟  长安春盈盈  丝丝如蜜  床伴之夜  历史的转弯处:晚清帝国回忆录  被迫咸鱼后我暴富了  [快穿]论男友的拼凑手法  豪门崛起:重生校园商女  重生暖婚:神医的懒散妻  九十日春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