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夜色小说网

第44章

一个办法是右手把卷头向内折,在无书轴的条件下把纸在手中卷起来,也就是&ldo;左手拉,右手卷&rdo;,这还挺考验技术的。

另一个办法是使用&ldo;书几&rdo;或者叫&ldo;卧读书架&rdo;,这是专为读卷轴书设计的一种工具,形状有点像烛台,方座立柱上一根横木,两端各有一个圆托,圆托里侧则为短柱,柱上两个可以启闭的小铜环。

若展卷读书,便可启开铜环,放入卷轴,慢慢转动,解放双手。

这是精巧雅致的文房器具,也相当昂贵,普通读书人就别指望了。

过长的书卷还有个不方便的地方,那就是如果你一次读不完这么多字,念到中间某处就得停下,过一段时间回来重新往下读,寻找这个&ldo;中断点&rdo;得花不少时间。

想想我们现在读的这种&ldo;册页式书籍&rdo;,你可以在中断点夹一片书签,或者把书页折个角做标记,&ldo;卷轴书&rdo;可没法夹签也没法折角。

总之,随着社会文化累积越来越丰富,长篇大论的文章和大部头书籍不断涌现,传统的&ldo;卷轴书&rdo;已经显示出不太适应发展变化的一些缺点。

这样,唐朝又出现了一些新的书籍形式,它们是现代&ldo;册页书&rdo;的前身,不过跟我们在电视上熟悉的那种&ldo;线装书&rdo;还是有不小差距的。

一种叫&ldo;经折装&rdo;,样子比较像清宫电视剧里大臣们给皇帝上的&ldo;奏折&rdo;,虽然展开来也是一长条纸,但是折叠起来一面一面翻看的,页面大小固定,往里夹书签也有了可能性,封面封底可以粘裱上硬皮,存放和保护都容易。

&ldo;经折装&rdo;这种形式到现在还有广泛的应用,比如您走在繁华大街上,手里经常被硬塞入的小广告,或者一些产品的说明书,往往就是这种折叠免装订的印刷品。

另一种叫&ldo;旋风装&rdo;,这个也分几种,技术细节各不同,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既在整体上保持了&ldo;卷轴&rdo;的一长条形状,中间又粘连了很多可以单独翻动的册页。

从中也能看出来这是一个从&ldo;卷轴书&rdo;向&ldo;册页书&rdo;过渡的东西。

一页一页单张成书的灵感来自哪里呢?现代学者大部分认为是随着佛教从印度半岛传入的。

佛教发源地没有纸张,和尚们开始是把经文写在一种宽大的&ldo;贝多树叶&rdo;上,一张张写满字的树叶摞在一起,上下各用一块木板夹住,就成了一部经书,这种叫&ldo;梵夹装&rdo;。

这种图书形式也启发了唐及以后的中国书籍,使人们认识到书籍并非只有&ldo;卷轴装&rdo;一种方式,纸张也可以像贝多树叶一样单独成页、装订成册。

当时最早的单独书页也被叫作&ldo;叶子&rdo;。

不过尽管说得热闹,您游目四顾,看看自己的书房,很可能连一本&ldo;经折书&rdo;&ldo;旋风书&rdo;都找不出来。

当时社会上的绝大多数图书,特别是儒家经典,都还是传统的卷轴式,那些形状奇怪的异端书,基本全集中在佛经等宗教宣传品上。

那么到底是什么时间、什么原因促成了我们现代的&ldo;册页书&rdo;全面取代&ldo;卷轴书&rdo;呢?这个简单地说,是雕版印刷术的功劳。

对啦,您可以再看看自己书房里的典籍,百分之九十九都是手抄本。

唐朝手抄书的行业特别发达,无论是官府组织的,商人书坊雇佣的还是私家写本,社会上有一大批&ldo;佣书人&rdo;&ldo;抄书手&rdo;专门从事这个行业,从侧面也反映了稳定富足的社会中文化事业飞速发展、对书籍的需求量不断扩大。

但是抄书行业再怎么发达,依靠手抄来复制传播的书籍,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无法满足社会需求,于是印刷术也就悄悄地萌芽并传播开了。

我国是最早发明雕版印刷术的国家,但是具体的发明时间则有多种说法,目前比较稳妥的是说隋唐之交时期,从文物来看,最晚到唐高宗和武周年间就肯定已经有雕版印刷品在民间流传了。

雕版印刷,版面大小固定,印出来的纸张整齐划一,一张一张地装订成&ldo;册页式&rdo;就成了既有效率又方便阅读的必然选择,这个您能理解吧。

不过让唐朝穿越者比较郁闷的一件事是,虽然雕版印刷术在初唐就已经出现,但在整个唐朝近三百年,都没得到上层社会和统治者的重视。

那些官员贵族的惯性思维都是&ldo;如何让手抄书更精确、更美观&rdo;,而雕版印刷出的东西在他们看来是粗陋不入流的玩意儿,只能印一些佛经、咒帖、日历等俗货,&ldo;哄骗没文化的老百姓&rdo;。

一直到宋代,用雕版印刷书籍才算步入正轨,被全社会广泛接受。

随之而来的,就是大家熟悉的&ldo;册页书&rdo;全面取代&ldo;卷轴书&rdo;。

所以直到今天,如果有文物贩子要推销精品古书,也只敢说是&ldo;宋版书&rdo;,稍有常识的都不敢说那些线装翻页的册子是&ldo;唐版书&rdo;&ldo;汉版书&rdo;。

无知无畏到这种程度的文化产业工作者,也只有那些不学无术的影视剧道具负责人和一些古代小说写手了。

本篇主要参考资料≈深度了解推荐:

肖占鹏编,李广欣译唐代编辑出版史南京: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

李明君历代书籍装帧艺术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

注34:引自《唐六典》卷九《中书省集贤院史馆匦使》。

来认识一下唐朝的文房八宝&iddot;&iddot;&iddot;&iddot;&iddot;&iddot;粥?【笔墨纸砚等】

相邻小说
丝丝如蜜  九十日春光  床伴之夜  暗枪  禁止触碰GL  长安春盈盈  慢慢呻吟  历史的转弯处:晚清帝国回忆录  小两口儿(种田)  被迫咸鱼后我暴富了  我真不是鉴宝师  乱世离歌:克夫新娘(完)  豪门崛起:重生校园商女  我从来没有谈过恋爱  乘剩追击  爱你很麻烦  重生暖婚:神医的懒散妻  [快穿]论男友的拼凑手法  福气包的七零小日子  愿好春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