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夜色小说网

第39章

这三百年间,原本留在北方中原的那些汉晋士族,像姓崔的、姓卢的,不可避免地要认奉那些南来的草原蛮族为主,也不得不在各方面都深受草原游牧文明影响,包括衣食住行,当然也包括说话发音。

不过,正像一千年后又一次游牧文明入关时所发生的事一样,由于汉人数量巨大、汉人农耕文化更加适应中原地理和气候,那些南下的匈奴、鲜卑等游牧民,虽然身为统治阶层,却是被汉人生活方式给完全同化了,在中原占据主流位置的语言仍然是汉语,而且北方的&ldo;普通话&rdo;依旧是洛阳地区的洛阳音。

当然,这里的&ldo;洛阳音&rdo;和三百年前西晋时期的洛阳音并不完全相同。

一则过了三百年,语音自身就会发生演变;二则,也掺杂了一定的胡音,引入了一定数量的胡人语言的借词。

不过在大部分学者看来,北方这种百姓普遍在讲的语音,比南方中下层社会群众(不包括士族大姓)讲的&ldo;吴语&rdo;,还是要&ldo;纯正&rdo;不少。

您问为什么?唉,多解释几句吧。

你们这些中原士族南迁之前,江南地区和更南边的闽粤楚湘,(跟草原游牧民族相比)接受中原文化已经很深了,但是仍然保持着鲜明的自身特色,当地人的语言有的与汉语同源但差异很大,有的根本就不是汉语。

当你们南迁以后,虽然人数少,但有更先进的文化和社会组织,就自然导致当地人的语音向你们靠拢。

这个有点像英语殖民地那些所谓&ldo;印度英语&rdo;之类的东西,它们是少数外来人口文化优势加上当地土著人数优势的产物,也就是说,是当地土著用自己土语的音系去生搬硬套学出来的&ldo;洋泾浜英语&rdo;。

而在南北朝时期,就是南方的&ldo;老吴语&rdo;生搬硬套&ldo;洛下音&rdo;,最后大部分语音都类似洛阳腔,但整体音系和好些词汇又是&ldo;老吴语&rdo;底层的,发展到隋唐,汉晋老吴语基本上就给消灭了,出来的是一种&ldo;新吴语&rdo;,这个&ldo;新吴语&rdo;,再往后演变成了现代南方吴语的前身。

其实中国南方的方言基本上都是这样的,就是在中原一波波移民影响下,用南方土著的音系来生搬硬套学的各时代&ldo;正音&rdo;&ldo;官话&rdo;。

因此,一方面,南方方言里有不少字词看起来是&ldo;保留了古音&rdo;;另一方面,南方方言的内部音系却很&ldo;乱&rdo;,历史层次太复杂,整体上很难&ldo;还原&rdo;到&ldo;中原正音&rdo;。

而相比之下,那些&ldo;乱华&rdo;的草原游牧民族,因为语言和汉语差得太多,相互影响感染的程度就比较小,发展几百年以后,大部分游牧民族后代就干脆抛弃了本民族语言,直接去讲汉语了。

于是在隋建国不久的开皇初年,一个月黑风高的晚上,有那么七八个人鬼鬼祟祟‐‐唉,不对,是趾高气扬、斯文优雅地来到当时一位著名学者陆爽家里,参加一个对后世影响巨大的文艺沙龙,主要论题就是&ldo;我大中华文化圈应该推广使用什么样的官话、国语、普通话、正音……&rdo;

与会的专家学者首先达成了两项共识:

第一,现代(也就是隋朝初年)人们说话的语音,不管是哪里的,都太歪曲、太猥琐、太难听、太&ldo;三俗&rdo;啦!用这种语音去读诗经、汉赋、乐府,好多都不押韵了。

长此以往,国将不国,老祖宗留下的文化精华都要失传殆尽啦,呜呼哀哉……

第二,那么俺们要更正推广什么样的语音呢?当然最美好的黄金时代是夏商周三代啦,尧舜禹汤那时候啊……(此处省略复古癖们的梦话癔症三千字)只可惜三代离俺们现在太远了,语音完全不可考,那么退而求其次,俺们就去复原推广五胡乱华之前的中原洛阳正音吧!

这两项共识都挺容易就取得了,不过容易的部分也就到此为止。

下面进入&ldo;洛下正音到底如何发音&rdo;的讨论阶段,学者们就开始吹胡子瞪眼拍桌子揪衣领‐‐嗯,好吧,应该没有这么激烈,有身份教养的士族文人们还是保持着和平气氛,斯斯文文地进行学术争论。

争论的内容恶意推想如下:

&ldo;洛下正音当然应该以南迁士族保存在金陵的音系为主。

&rdo;来自南朝的刘臻、萧该等人主张,&ldo;北朝音被胡化得太厉害了!比如对家中最重要的男性尊长的称呼,北方人居然普遍顺从胡语,管父兄叫爷、叫哥!汉晋时哪有这种称呼!&rdo;

&ldo;啊呸,&rdo;来自北朝的魏彦渊、卢思道等人反对,&ldo;北方语音固然被胡化了,你南朝语音就敢保证没受吴越当地夷语沾染?你说北人呼父为爷很难听,你们南人还呼父为爸呢!一样&lso;三俗&rso;鄙陋啊各位!&rdo;

北音胡化,南音夷化,那么到底应该以哪种语音为正统?可能有聪明人说了‐‐当今皇帝讲哪种语音,哪种就是正音呗,政治正确的大方向不能变。

您要是那一晚在陆爽家里说了这话,估计沙龙现场立刻就得沉默下来,各位大学者你望望我,我望望他,有的强行忍笑,有的很鄙夷地用眼光杀死你,再有脾气暴躁的,直接拎着您的脖子丢出门‐‐一个没文化的土包子,别跟我们这儿瞎掺和捣乱了。

于是大家默默地在心里达成了第三项共识:当今皇帝大隋天子杨氏所出身的西北关陇贵族,是全天下最没文化、最土气的上层社会团体,他们的口音(关中秦音)简直就是汉胡语的杂种,议定官话正音的时候,完全不必考虑他们的语体。

相邻小说
丝丝如蜜  福气包的七零小日子  我从来没有谈过恋爱  长安春盈盈  历史的转弯处:晚清帝国回忆录  禁止触碰GL  乘剩追击  小两口儿(种田)  [快穿]论男友的拼凑手法  床伴之夜  暗枪  重生暖婚:神医的懒散妻  愿好春光  乱世离歌:克夫新娘(完)  爱你很麻烦  九十日春光  我真不是鉴宝师  豪门崛起:重生校园商女  被迫咸鱼后我暴富了  慢慢呻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