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例:UC浏览器、QQ浏览器)
精彩阅读夜色小说网

第47部分

他生性不喜多言,以为类似这样的闲聊其实毫无意义,属于无聊的行为,二来也怕有什么个人隐秘的、不合时俗的念头会在闲聊中无意透露,让别人窥见内心。

但此刻不同。

说实在的,今天他的心情洋溢着一种说不清的愉悦之感,这种感觉在身体里面的各个部位萌动、发酵甚至膨胀,以至从胳膊、手一直到腿和脚,都产生一阵一阵酥麻的传动,有点像喝酒喝到微熏时的那种体验。

从读大学时起,尹凡往返家乡的次数多到不可记数,唯独这一次,他有了一路上想和人分享内心感觉的冲动。

郝东民告诉尹凡,自己也是从省城大学毕业的,学的是政教专业,毕业后分配到一家大型国有企业搞政工和组织人事工作,不两年就调进了省委组织部,以后再也没有挪过窝。

他讲述的口气,似乎在为自己的经历单一而感到遗憾,但尹凡却听出,郝东民对自己的经历和现状其实是满意。

在学校读书或者刚毕业那几年,听说是读政教系的,其他系的同学心里都会有一种瞧不太起的感觉,但后来就不会了。

因为后来的事实证明,一个人到了社会上,他的成就或者说是成功,完全与个人在学校里学的什么专业毫无关系。

有学数学的,竟然在媒体工作,还成了所谓的“名记”

;有学中文的,却个人办起了企业,整天忙得像个跑江湖的,算起那个帐,精得赛过计算器。

至于进入政界里混的,更是学什么的都有,无论你读的是哲学、心理学、政治学还是工程学,哪怕你是学文艺和体育出身,只要用心钻进去,居然也能扶摇直上,成为某地方、某单位的一时明星。

这就叫“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尹凡说,你呆的那家企业我知道,从税收到工青妇工作,一直是我们省里的支柱和标兵嘛。

尹凡又说,郝处长读大学那会儿,我正在读研。

我隐约记得校学生会有一个很出名的干部,也姓郝,是不是你呀?郝东民微微一笑,惭愧,比起你来我可是差距大了。

尹凡说,哪里话,你现在已经在省委核心岗位上工作,说明母校培养人才的确有眼光啊。

郝东民说,尹市长(管干部工作的组织观念就是强,尹凡身份这才刚变动,他在称呼上就能马上跟进)开我的玩笑!

你这样的才子,才真的给母校争光呢。

这次又受命到一线工作,更能全方位地发挥你的才干,也给校友们树立了一个榜样呢。

政界乾坤 第三十七章(3)

哪里哪里,这都是组织上的培养。

尹凡一边谦虚地表白,一边品味郝东民的话。

他听得出,郝东民话语里没有一点讥讽的意思。

干部们上上下下,郝东民见得多了,尤其是到了厅这一级的干部,考察呀,鉴定呀,没有不经过他的手的,尹凡自信经他过手的官员里,自己从素质上讲绝对应该算强的;况且郝东民要提拔到自己今天的位置,不过早晚的事。

以他的见识,这完全属于正常调动,没必要少见多怪的。

郝东民话里的关键词是“全方位”

这三个字。

目前官场,似乎有个不成文的规矩,那就是但凡从事文字工作的,几乎一辈子就与材料啊、报告啊结下了不解之缘,即使提拔或调动,也都是在类似的岗位上转圈子。

而那些从来不写文字的人,在安排上似乎就不存在任何框框,领导可以随心所欲地使用,一点也不用考虑他过去是干什么的。

这让机关里那些从事文字工作的干部满腹牢骚和怨言,却又是无可奈何。

有些基层单位甚至出现这样的情况;原本是作为笔杆子调进机关的,一旦进来后,就想方设法不再干写材料的苦差使,上级安排的材料任务,不是一推二六五,就是打马虎眼敷衍了事,让领导不得不重新考虑调人进来写材料。

而目前的行政管理方式中,材料又是不可须臾缺少的,所以,这里面就形成一个怪圈:机关新调进(或招进)的人员多要求是能写文章的笔杆子,但不管调多少干部进了机关,机关里最缺的还是笔杆子。

相邻小说
杀戮者 (2024)  痞子高喊我愿意  官场纵横:第一读心术  男人本性  爱情甜甜圈  爱我不爱  他不是恶魔,我才是  痴汉,捡起节操  神州雁回  概率之外  超级医生俏护士  宅腐双修院(佐妻大人)  欲望之舟  悠思似梦  世间没有后悔药--孽缘  其实不想走  默许一生  隐杀 愤怒的香蕉 着  爱人敲竹杠  我就是来卖蠢的